[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在线全光谱水质监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7588.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6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白晓永;李汇文;操玥;吴路华;陈飞;王明明;杨钰杰;李朝君;田诗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液 传输管 待测液 全光谱 水质监测仪 光谱感光 透射光谱 存放室 输入端 反光镜 透镜 数据存储元件 通路选择器 光路通道 光谱信息 光源激发 技术监测 聚焦透镜 脉冲氙灯 元件识别 多参数 可视化 透射 投射 分线 光谱 存储 数字化 聚焦 统一 | ||
1.一种便携式在线全光谱水质监测仪,它包括标准液样输入端(101)和待测液样输入端(102),其特征在于:标准液样输入端(101)与标准液样传输管(500)连接,标准液样传输管(500)与标准液样存放室(709)连接,脉冲氙灯光源(701)激发全光谱经过全光谱光路通道分线透镜(702)后的透射下,经过透射光谱通路选择器(704)和透射光谱聚焦透镜(703)聚焦,再由光谱反光镜(705)投射到光谱感光元件(706),经由光谱感光元件(706)识别数字化光谱信息后存储在数据存储元件ROM(603);待测液样输入端(102)与待测液样传输管(502)相连,待测液样传输管(502)与待测液样存放室(707)连接,脉冲氙灯光源(701)激发的全光谱经过全光谱光路通道分线透镜(702)后的透射下,经过待测液样光谱通道(708)及待测液样存放室(707)后,透过待测液样光谱通道(708),由透射光谱通路选择器(704)选择通道,再由透射光谱聚焦透镜(703)聚焦,经过光谱反光镜(705)投射到光谱感光元件(706),经由光谱感光元件(706)识别数字化光谱信息后存储在数据存储元件ROM(6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在线全光谱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脉冲氙灯光源(701)、全光谱光路通道分线透镜(702)、透射光谱聚焦透镜(703)、透射光谱通路选择器(704)、光谱反光镜(705)、光谱感光元件(706)、待测液样存放室(707)、待测液样光谱通道(708)、标准液样存放室(709)均安装在不透光的全密闭箱(70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在线全光谱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全光谱光路通道分线透镜(702)将全光谱光源分成两束,一束由待测液样光谱通道(708)进入待测液样存放室(707)内,一束进入标准液样存放室(7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在线全光谱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待测液样输入端(102)用带刻度液样采集软管(800)连接,带刻度液样采集软管(800)的0m刻度方向置于液样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在线全光谱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带刻度液样采集软管(800)与待测液样输入端(102)的接口采用螺旋安装法进行安装,带刻度液样采集软管(800)接口外径比待测液样输入端(102)外径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在线全光谱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待测液样的光谱信息及测定参数经过显示屏接口模块(601)投映到显示器(200)进行水质的实时可视化;另同时待测液样的光谱信息及测定参数通过数据传输接口(613)输出至计算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在线全光谱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待测液样排泄端(103)连接至待测液样排泄管道(501),存储于待测液样存放室(707)内的待测液样经由待测液样排泄输送泵(506)的输送,由待测液样排泄端(103)排出;标准液样排泄端(104)连接至标准液样排泄管道(503),存储于标准液样存放室(709)内的标准液样经由标准液样排泄输送泵(507)的输送,由标准液样排泄端(104)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在线全光谱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液样输入端过滤片接口一(400)、液样输入端过滤片接口二(401)、液样输入端过滤片接口三(402)用于放置对应类型过滤片,过滤片为无纺布过滤膜、PP熔喷滤芯或树脂滤芯,输入端过滤片接口一(400)设有无纺布过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75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