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锰、钴与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7707.6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1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雷治奇;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郴州高科创新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郴州高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复合膜 硅基 二氧化锰 浆料 制备 纳米二氧化锰 纳米氧化石墨 导电聚苯胺 电化学性 放入容器 高速搅拌 混合物料 物料冷却 吡咯烷酮 辅助剂 纳米钴 平板阀 微波炉 平铺 加热 透明度 | ||
一种二氧化锰、钴与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流程如下:(1)将纳米氧化石墨和导电聚苯胺的NMP(N‑甲基‑2‑吡咯烷酮)浆料、纳米二氧化锰、纳米钴的NMP浆料依次放入容器中,高速搅拌均匀;(2)加入辅助剂并搅拌均匀;(3)将混合物料置于硅基平板上,平铺均匀,再用另一硅基平板阀盖其上;(4)将夹心硅基平板置于微波炉中加热5分钟,待物料冷却后,可得到产品锂与石墨烯复合膜。实验证明,得到产品具有电化学性优,透明度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锰、钴与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专利涉及二氧化锰、钴与石墨烯的性质。
在自然界中,二氧化锰主要以软锰矿形式存在,是一种黑色无定型粉末或着是黑色斜房晶体,难溶于水,以及大部分稀酸碱二氧化锰经常作为干电池的去极化剂,加入电池的内部后,可以降低电池内部的饱和蒸气压,防止电池膨胀爆裂。二氧化锰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盐,也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变为二氧化锰酸,可以与浓盐酸反应用作实验室制备氯气,或者作为氯酸钾双氧水分解时的催化剂。总的来说,二氧化锰是一种多功能的工业原料。
钴是一种银白色的铁磁性金属,表面呈银白色,有钢灰色金属光泽,硬度中等,脆性较高,常温下有较强的铁磁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铁磁性逐渐降低,加热到1150℃时,铁磁性完全消失。钴在地壳中含量比较底,平均数值大约在0.001%,而在海洋中有着较高的含量。在自然界中,钴没有单独的矿物形式,大多伴生于其他的金属矿、硫化矿,其含量也较低,远达不到直接使用的标准。由于钴的化合物大多呈蓝色,所以经常被用作制造有色玻璃或彩色瓷器。
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它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如果用一块面积1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便可以承受一只一千克的猫。石墨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另外,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另一方面,它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原子(氦原子)也无法穿透。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触摸显示屏、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
发明内容
一种二氧化锰、钴与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1.一种二氧化锰、钴与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流程如下:
(1)将纳米氧化石墨和导电聚苯胺的NMP(N-甲基-2-吡咯烷酮)浆料、纳米二氧化锰、纳米钴的NMP浆料依次放入容器中,高速搅拌均匀;
(2)加入辅助剂并搅拌均匀;
(3)将混合物料置于硅基平板上,平铺均匀,再用另一硅基平板阀盖其上;
(4)将夹心硅基平板置于微波炉中加热5分钟,待物料冷却后,可得到产品锂与石墨烯复合膜。
2.一种二氧化锰、钴与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加入的纳米二氧化锰、纳米钴NMP浆料与纳米氧化石墨和导电聚苯胺的NMP浆料的质量比为50:2-15;其中纳米二氧化锰、纳米钴NMP浆料组成中二氧化锰和钴:NMP的质量比为10:1~2;纳米氧化石墨的聚苯胺NMP浆料组成中氧化石墨烯:聚苯胺:NMP质量比为1:20-40: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郴州高科创新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郴州高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郴州高科创新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郴州高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7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