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通信方法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7906.7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0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宜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信息 视频数据 音频数据 物联网 降噪处理 远程视频 远程终端 传送 采集 音视频传输 优化处理 音视频 通信 优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通信方法,包括:采集第一视频信息,第一视频信息包括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一音频数据;对第一视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视频数据;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将第二视频信息通过物联网传送至远程终端,第二视频信息包括第二视频数据和第二音频数据。通过对采集的第一视频信息进行优化和降噪处理来获得第二视频信息,以优化音视频效果,并将第二视频信息通过物联网传送至远程终端,进一步提高音视频传输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通信方法或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视频通信是指传递视频信息的通信服务,眼睛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这也使得通信的可视化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业务的发展,人们对通信已经由最初的单一语音需求转变为对视频和音频的通信需求,以传送语音、数据、视频为一体的视频通信业务成为通信领域发展的热点,并在会议电视、远程视频医疗、远程视频教育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现在互联网内容复杂,基于互联网的通信安全性能得不到保证,同时现有的视频通信存在价格高、图像或音频之后不连贯的现象,影响用户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通信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通信方法或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互联网进行音视频传输观看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通信方法,包括:
采集第一视频信息,所述第一视频信息包括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一音频数据;
对所述第一视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视频数据;
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
将所述第二视频信息通过物联网传送至远程终端,所述第二视频信息包括第二视频数据和第二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视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视频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第一视频数据中的视频帧;
识别所述视频帧中的人脸图像;
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补光,以获得第二视频数据。
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和回音消除处理,以获得中间音频数据;
对所述中间音频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通信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视频信息,所述第一视频信息包括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一音频数据;
视频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视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以获得第二视频数据;
音频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获得第二音频数据;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视频信息通过物联网传送至远程终端,所述第二视频信息包括第二视频数据和第二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视频数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一视频数据中的视频帧;识别所述视频帧中的人脸图像;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补光,以获得第二视频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宜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宜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7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信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