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形中空夹层拼接柱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8580.X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0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牟犇;庞力艺;杨国涛;胡海涛;刘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C3/3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中空 夹层 拼接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圆形中空夹层拼接柱的施工方法,圆形中空夹层拼接柱包括由至少两个骨架单元垂直插接固定形成的外圆管柱(1),以及固定于外圆管柱(1)内的内圆管柱构件,外圆管柱(1)的内壁均焊接有至少一个防脱槽(5);内圆管柱构件包括与外圆管柱(1)同心设置的内圆管柱(2),以及沿内圆管柱(2)外壁垂直焊接的若干块等长的钢隔板(3),钢隔板(3)相互间隔且端部均设置有与防脱槽(5)相配合的防脱头(8);内圆管柱(2)通过钢隔板(3)的防脱头(8)插接于外圆管柱(1)的防脱槽(5)固定;最底层左右两侧的骨架单元垂直方向高度不一致且上下交错设置;骨架单元的截面呈90°扇形、180°扇形或者270°扇形;左右两侧骨架单元插接连接,其中一侧设置为燕尾凹槽(7),另一侧设置为燕尾凸起;骨架单元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有燕尾凹槽(7)或者燕尾凸起;上下两侧骨架单元之间安装有橡胶圈(6);内圆管柱构件的截面呈¤形,各钢隔板(3)间隔90°设置;外圆管柱(1)和内圆管柱构件之间填充混凝土(4);外圆管柱(1)内壁设置有四个防脱槽(5),防脱槽(5)沿内壁相互间隔90°设置,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下侧的骨架单元通过燕尾凹槽(7)和燕尾凸起插接拼成最底层的外圆管柱(1);
第二步:将内圆管柱(2)通过其上焊接的钢隔板(3)的防脱头(8)插入已经拼接好的外圆管柱(1)中,确保内圆管柱构件高于外圆管柱(1);
第三步:在上下两侧的骨架单元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橡胶圈(6),以防止发生漏浆;
第四步:将上侧的骨架单元拼接完成后,与内圆管柱构件通过防脱槽(5)进行插接,注意四个防脱槽(5)位置要对应;
第五步:在外圆管柱(1)与内圆管柱构件之间浇筑混凝土(4),使连接部位通过咬合作用紧固连接形成整体;
第六步:第二层之后的圆形中空夹层拼接柱的拼接重复第二步到第五步,直到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85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