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9015.5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9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冬杰;李方志;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8;B01D53/5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廖元宝 |
地址: | 410213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池 溢流沟 沼气处理装置 臭气气体 喷淋组件 控制组件 浓度控制 喷洒药剂 气体检测 喷淋 启停 臭气 自动化 检测 | ||
1.一种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体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消化池溢流沟内臭气气体浓度;
药剂喷淋组件,用于向所述消化池溢流沟内喷洒药剂以消除臭气;以及
控制组件(17),用于根据臭气气体浓度控制对应所述药剂喷淋组件的启停以及喷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喷淋组件包括除臭液喷淋单元,用于消除臭气中的氨气气体;或/和
碳酸钠喷淋单元,用于消除臭气中的硫化氢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液喷淋单元包括除臭液储存罐(9)和第一喷头,所述除臭液储存罐(9)与第一喷头之间通过除臭液输送管道(5)相连,所述除臭液输送管道(5)上设置有连接控制组件(17)的除臭液计量泵(11),用于根据氨气浓度控制除臭液的喷洒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液喷淋单元配置有除臭液自动配药单元,所述除臭液自动配药单元包括:
第一液位检测件,用于实时检测所述除臭液储存罐(9)内除臭液的液位;
除臭液药剂罐(6),用于向所述除臭液储存罐(9)内输送除臭液;
第一稀释水罐,用于向所述除臭液储存罐(9)内输送稀释水;
除臭液原液管道(2),连接除臭液药剂罐(6)与除臭液储存罐(9);
第一稀释水管道,连接第一稀释水罐与除臭液储存罐(9);以及
以及安装于除臭液原液管道(2)的除臭液原液电磁阀(22)和第一稀释水管道上的稀释水电磁阀(20),用于根据第一液位检测件检测的液位进行启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液储存罐(9)内设置有用于对除臭液与稀释水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23)。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钠喷淋单元包括碳酸钠储存罐(8)和第二喷头,所述碳酸钠储存罐(8)与第二喷头之间通过碳酸钠输送管道(4)相连,所述碳酸钠输送管道(4)上设置有连接控制组件(17)的碳酸钠计量泵(10),用于根据硫化氢浓度控制碳酸钠的喷洒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钠喷淋单元配置有碳酸钠自动配药单元,所述碳酸钠自动配药单元包括:
第二液位检测件,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碳酸钠储存罐(8)内碳酸钠溶液的液位;
碳酸钠药剂罐(7),用于向所述碳酸钠储存罐(8)内输送碳酸钠原液;
第二稀释水罐,用于向所述碳酸钢储存罐内输送稀释水;
碳酸钠原液管道(3),连接碳酸钠药剂罐(7)与碳酸钠储存罐(8);
第二稀释水管道,连接第二稀释水罐与碳酸钠储存罐(8);以及
安装于碳酸钠原液管道(3)的碳酸钠原液电磁阀(21)和第二稀释水管道上的稀释水电磁阀(20),用于根据第二液位检测件检测的液位进行启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组件包括氨气气体检测仪或/和硫化氢气体检测仪(16);所述氨气气体检测仪和硫化氢气体检测仪(16)间隔分布在所述消化池溢流沟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气体检测仪与消化池进料泵联动,在消化池进料泵启动时启动检测,并在进料泵停止且氨气浓度低于指定值时停止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消化池溢流沟的沼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消化池溢流沟上的风机组件,用于在气体检测组件检测到甲烷超标时向溢流沟内强制鼓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90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