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9165.6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龙红明;施琦;张洪亮;余正伟;春铁军;王平;孟庆民;李安琪;狄瞻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35/10;B01J37/03;B01J37/04;B01J37/08;B01D53/86;B01D53/56;B01D53/7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韦超峰;吴雪健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酸 氮氧化物 滴管 铈基催化剂 加热保温 制备装置 反应腔 脱除 焙烧装置 混匀装置 生产系统 外部设置 制备 协同 焙烧 制备催化剂 烧结烟气 依次设置 组分溶液 冰水 烟气 浴池 排放 治理 | ||
1.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匀装置(10)、制备装置(20)和焙烧装置(30);其中混匀装置(10)用于对反应组分溶液进行混合;制备装置(20)用于制备催化剂产物,该制备装置(20)包括反应腔(100)和草酸池(200),反应腔(100)的上部设置有草酸池(200),该草酸池(200)下设置有草酸滴管(210),草酸池(200)和草酸滴管(210)的外部设置有加热保温部件(220),加热保温部件(220)用于对草酸池(200)和草酸滴管(210)进行加热保温;所述反应腔(100)的外部设置有冰水浴池(110);所述焙烧装置(30)用于对制备的产物进行焙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研磨装置(40),该研磨装置(40)设置于焙烧装置(30)的后端,研磨装置(40)用于对焙烧后的产物进行研磨得到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匀装置(10)包括混匀池(300)和搅拌机构(310),搅拌机构(310)设置于混匀池(300)的上部,且搅拌机构(310)底部的搅拌叶片(311)延伸至混匀池(300)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腔(100)内设置有热气喷管(133),热气喷管(133)顶部的热气喷头(134)与草酸滴管(210)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匀池(300)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制备装置(20)相连,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3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气喷管(133)与第一气罐(131)相连,且热气喷管(133)上设置有气体加热器(132),该气体加热器(132)用于对第一气罐(131)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气喷管(133)的热气喷头(134)向反应腔(100)吹入加热气体,加热气体的温度为60~8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腔(100)的侧壁上设置有冷气喷管(143),冷气喷管(143)插入反应腔(100)内的前端设置有冷气喷头(1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协同脱除二噁英和氮氧化物的铈基催化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冷气喷头(144)倾斜向上设置,冷气喷头(144)用于向反应腔(100)吹入冷却气体,冷却气体的温度为0~3℃。
10.一种铈基催化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硫酸亚铁、氯化锰、硝酸铈和水加入混匀装置(10)中,混匀得到催化剂活性组分溶液;再将催化剂活性组分溶液转移至制备装置(20)的反应腔(100)中,反应腔(100)外部的冰水浴池(110)对催化剂活性组分溶液冷却至0~5℃,再将草酸池(200)的草酸溶液通过草酸滴管(210)加入到催化剂活性组分溶液中,反应腔(100)在搅拌的过程中混合反应生成沉淀,对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加入到焙烧装置(30)中进行焙烧,焙烧后制得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91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