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相关的SNP标记及其检测引物、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59412.2 申请日: 2018-04-20
公开(公告)号: CN108456743B 公开(公告)日: 2021-10-15
发明(设计)人: 邱丽娟;李英慧;李艳妃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95 分类号: C12Q1/6895;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王璐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豆 开花期 成熟期 相关 snp 标记 及其 检测 引物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与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相关的SNP标记及其检测引物、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对我国大豆地方品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SNP位点Chr12:5520945与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显著相关,并进一步针对该位点开发dCAPS标记,提供了一种检测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方法及专用引物(SEQ ID NO.2‑3),经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可以特异检测大豆中Chr12:5520945位点的基因型,也可以作为不同生育期育种中的标记辅助选择的新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与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相关的SNP标记及其检测引物、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营养价值丰富,发展大豆生产对改善人民的食物结构、满足蛋白和油脂的需求以及发展畜牧业和食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豆为典型的短日作物,需要严格的光周期条件,使其适应范围狭窄,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严重限制了大豆品种的引进、培育和大范围种植推广。作为栽培大豆起源国,我国的大豆种质资源在长期的栽培和进化过程中,在生育期长短和结构等性状上富集了广泛的遗传变异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光温变化。对大豆光周期反应及生育期基因的深入研究,在生产实践上可为大豆品种的栽培区划、合理布局及分子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

前人研究发现,与大豆花期和生育期相关的基因位点主要有10个,分别是E1和E2(Bernard,1971)、E3(Buzzell,1971)、E4(Buzzell和Volden,1980)、E5(Dissanayaka etal.,2016;McBlainBernard,1987)、E6(Bonato和Vello,1999)、E7(Cober和Voldeng,2001)、E8(Cober et al.,2010)、E9(Kong et al.,2014)和J(Ray et al.,1995)。其中,E1、E3、E4和E7与大豆光周期敏感性相关(Buzzell et al.1971,Buzzell et al.1980,McBlainet al.1987,Cober et al.1996,Cober et al.1996,Abe et al.2003)。近年来,参与大豆开花调控基因Dt1(Tian et al.,2010)、GmFT2a、GmFT5a(Liu et al.,2017;Nan et al.,2014)、E1(Xia et al.2012)、GmCRY1a(Xia et al.2012)、FT4/FTL8(Samanfar et al.,2016)、GmELF3(Lu et al.,2017;Yue et al.,2016)和E10(Samanfar et al.,2016)等被克隆,人们对大豆光周期反应机制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光周期开花调控过程中,植物叶片中光受体感受光信号,然后传递给生物钟振荡子,最终诱导开花基因表达,控制开花。

随着分子标记的开发和使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成为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有效方法(Cregan etal.1999)。MAS的最大优点是在不需要评估表型特征的情况下,通过确认是否带有目标基因型而鉴定出目标植株。衍生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derived-Cleaved AmplifiedPolymorphic Sequence,dCAPS)标记是一种利用特异引物PCR与限制性酶切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检测SNP位点的DNA标记。具有共显性、位点特异性、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等特点,已广泛用于作物的分子鉴定、基因定位、图位克隆和辅助育种等。

若能开发一种与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相关的dCAPS标记,可为大豆在分子鉴定和辅助育种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与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相关的SNP标记及其检测引物、方法与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9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