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灯盏花晚熟品种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0139.5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孟志辉;刘有贵;相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易思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盏花 晚熟品种 植株 第三代 移栽 育苗 筛选 单株移栽 有效解决 退化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盏花晚熟品种的选育方法,属于灯盏花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灯盏花种源移栽到10公里以内没有灯盏花种植的区域;2)移栽两个月时对植株进行筛选,剩余植株继续培养得到第一代种子;3)利用步骤2)得到的第一代种子进行育苗,育苗后进行单株移栽,筛选后对剩余植株继续培养得到第二代种子;4)采用步骤3)的操作步骤,对第二代种子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代种子;继续按照所述步骤3)的步骤对第三代种子进行处理,得到灯盏花晚熟品种。本发明提供的选育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灯盏花种源杂乱、退化等问题,可有效提高灯盏花原料的产品质量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盏花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盏花晚熟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为菊科植物短葶飞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全草,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灯盏花性味辛、微苦,温,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温、温络止痛之功效。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灯盏花及其制剂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灯盏花是云南省重要的天然药物资源,现人工栽培灯盏花是一种必然趋势,人工栽培灯盏花已经快二十年的历史,而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种源杂乱、种源严重退化的问题,从而引起了人工种植的灯盏花因品种不同灯盏花乙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田栽培的灯盏花同样出现植株大小不一,单株生物产量差距较大,开花和不开花的植株有一定的时间差距,为最佳采收时期带来了困扰,栽培灯盏花的产量得不到保障;且未经选育后即进行种植,种源退化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盏花晚熟品种的选育方法,有效解决灯盏花种源杂乱、退化等问题,可有效提高灯盏花原料的产品质量和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盏花晚熟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灯盏花种源移栽到10公里以内没有灯盏花种植的区域;所述灯盏花种源为灯盏花乙素质量百分含量高于1%的品种;
2)移栽两个月时对植株进行生物性状调查,将单株叶片数量少于150片和已经开花的植株全部清除,对剩余植株继续培养得到第一代种子;
3)利用步骤2)得到的第一代种子进行育苗,育苗后进行单株移栽,移栽两个月时对植株进行生物性状调查,将单株叶片数量少于200片和已经开花的植株全部清除,对剩余植株继续培养得到第二代种子;
4)采用步骤3)的操作步骤,对第二代种子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代种子;继续按照所述步骤3)的步骤对第三代种子进行处理,得到灯盏花晚熟品种。
优选的是,步骤1)和步骤3)所述移栽独立地为剪去离根部5cm的地上部分,将灯盏花地上剩余部分和根部进行移栽。
优选的是,剪去所述地上部分后,还包括对灯盏花地上剩余部分和根部进行消毒。
优选的是,所述消毒用消毒液为1000倍液的多菌灵。
优选的是,步骤2)和步骤3)所述生物性状调查包括对植株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花枝数、叶色、茎色的数据进行记录。
优选的是,所述剩余植株为生物性状具有一致性的植株。
优选的是,步骤3)所述单株移栽的株距为25×25cm。
优选的是,步骤3)所述育苗采用漂浮育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易思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易思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0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盐化条件下粘土矿物减少蔬菜中镉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竹子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