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工位线圈压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0661.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5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元宇飞;牛现林;刘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辉簧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2K15/04;H02K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36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线圈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位线圈压弧设备,箱架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设置有主动转盘,从动轴上设置有从动转盘,主动转盘和从动转盘相互齿合,主动轴与旋转驱动电机连接,主动转盘和从动转盘的转齿上均设置有成型的下模,箱架上设置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压力缸,压力缸的活塞杆下端与成型上模连接,成型上模与立柱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本发明操作者不需要把手伸入压机下方即可完成取、放工件动作,避免了设备失控或误操作造成伤人事故;另外,操作者可以利用设备在工作的空间取出压好的工件再装入后续工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的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工位线圈压弧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磁场线圈成型方法是:操作者把工件放入成型模具后按动开关使冲压设备开始工作,当冲压设备达到预先设置的时间后自动停止,完成冲压成型,然后操作者把工件取出,完成整个成型工序。其弊端是:1 .操作者把工件取出时,冲压设备有失控或操作者误操作而造成伤人的风险。2 .当冲压设备未达到预先设置的时间时,操作者只能等待取出工件然后再装工件,工作效率低。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201521094804.9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定子线圈成型机,其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其本申请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只有两个工位,一人只是对一个工位记进行交替操作等,一个人需要去压制好的线圈,还要放置待压制的线圈,工作量大,工作效率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性好、通过两人配合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且降低劳动强度的多工位线圈压弧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线圈压弧设备,包括箱架,所述箱架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主动转盘,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从动转盘,所述主动转盘和从动转盘相互齿合,所述主动轴与旋转驱动电机连接,主动转盘和从动转盘的转齿上均设置有成型的下模,所述箱架上设置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压力缸,所述压力缸的活塞杆下端与成型上模连接,所述成型上模与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主动转盘和从动转盘的侧面设置有相互齿合的齿。
所述主动转盘和从动转盘齿合处的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成型上模相对应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与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气缸连接,所述顶块上设置有用于监控主动转盘转动位置的压力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转齿上的光感部位配合使用。
所述成型下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出销,所述顶出销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且所述顶出销和转盘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设置有相互齿合的齿轮。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动套和导向杆,二者套装在一起且能相互滑动,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成型上模连接,所述滑动套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或者滑动套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中部的连接板上。
两个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段,两个所述立柱的下端通过螺纹段和螺母与所述箱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的上端通过螺纹段和螺母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箱架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监控所述活塞杆的升降位置,所述箱架上端设置有玻璃框架,所述玻璃框架的上端设置有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一个成型上模对两个旋转转盘上的成型下模进行交替压制,通过两个人员进行取、拿的协同操作,实现线圈压制的小型流水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操人员不需要把手伸入压机下方即可完成取、放工件动作,避免了设备失控或误操作造成伤人事故;另外,操作者可以利用设备在工作的空间取出压好的工件再装入后续工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辉簧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新乡辉簧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0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