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0753.1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韩临武;张同翔;马俊杰;查从念;钱怀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0 | 分类号: | F01K11/00;F01K13/00;F01K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 补水加热器 高压驱动 喷射 供热蒸汽管道 供热蒸汽 阀门 抽凝机组 机组系统 热用户 蒸汽 锅炉给水管道 高压加热器 高压力蒸汽 参数需求 出水管道 供应高压 锅炉给水 进汽管道 进水管道 控制系统 冷却装置 温度要求 蒸汽管道 蒸汽管路 除氧器 低压缸 高压缸 给水泵 主蒸汽 引射 冷却 锅炉 节能 增设 驱动 | ||
1. 一种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包括高压缸、低压缸、锅炉、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锅炉给水管道和主蒸汽进汽管道;高压缸的进汽口与主蒸汽进汽管道连接;除氧器的进口与全厂补水管道连接,除氧器的出口与给水泵连接;给水泵与高压加热器通过管道连接;高压加热器与锅炉给水管道连接;锅炉给水管道与锅炉连接;锅炉与主蒸汽进汽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射热泵、补水加热器、冷却装置、控制系统、一号阀门、二号阀门、三号阀门、高压供热蒸汽管道、低压供热蒸汽管道、高压驱动蒸汽管道、补水加热器进水管道和补水加热器出水管道;低压缸的排汽口与低压供热蒸汽管道连接,且低压缸的排汽口处安装有冷却装置; 喷射热泵的高压驱动蒸汽进口与高压驱动蒸汽管道连接,高压驱动蒸汽管道又与主蒸汽进汽管道连接;高压驱动蒸汽管道中设置有补水加热器;喷射热泵的低压蒸汽进口与低压供热蒸汽管道连接,蒸汽出口与高压供热蒸汽管道连接;补水加热器进水管道分别与补水加热器的进口和锅炉给水管道连接,在补水加热器进水管道上安装有二号阀门;补水加热器出水管道分别与补水加热器的出口和锅炉给水管道连接,在补水加热器出水管道上安装有三号阀门;在锅炉给水管道上安装有一号阀门,一号阀门位于补水加热器进水管道与锅炉给水管道的连接处和补水加热器出水管道与锅炉给水管道的连接处之间;控制系统与一号阀门、二号阀门、三号阀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加热器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供热蒸汽管道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控制系统与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热泵上设置有蒸汽调节阀,蒸汽调节阀与控制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阀门为电动截止阀,所述的二号阀门为电动闸阀,所述的三号阀门为电动闸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的最后几级低压压力级隔板被拆除;所述低压缸的排汽管用盲板封住,在盲板上新开排汽管与低压供热蒸汽管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压机组排汽压力的排汽参数降到后汽缸铸铁材质安全温度以下。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喷射热泵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力蒸汽参数需求的热用户,通过喷射热泵,应用气体喷射原理,以高压驱动蒸汽管道中的高压驱动蒸汽通过高速喷嘴引射低压供热蒸汽管道中的低压供热蒸汽,经过混合扩压,通过高压供热蒸汽管道供应相应用户需要的高压供热蒸汽;同时,当热用户需要的高压供热蒸汽对温度要求不高时,在高压驱动蒸汽管路中增设补水加热器,通过锅炉给水管道中的锅炉给水冷却驱动喷射热泵的高压驱动蒸汽,降低进入喷射热泵的高压驱动蒸汽温度,从而使得喷射热泵材质的温度承受度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驱动蒸汽取主蒸汽或者其他参数蒸汽,前提是喷射热泵混合扩压后能够供应满足热用户需求的高压供热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07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