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脸识别的语音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0826.7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0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贵;王书克;武伦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06K9/00;G06F3/16;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脸部特征信息 语音设置 人脸识别 语音处理 语音服务 用户脸部信息 操作指令 车载智能 调用目标 目标位置 目标语音 设置数据 用户发送 语音系统 智能化 车内 获知 预存 个性化 检索 采集 响应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语音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采集车内目标位置上的用户脸部信息,提取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检索预存设置数据,判断是否能够获取与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语音设置信息;若判断获知能够获取与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语音设置信息,则根据语音设置信息对车载智能语音系统设置与用户对应的目标语音服务,以调用目标语音服务响应用户发送的操作指令。由此,基于不同的用户进行不同的语音服务,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要求,提高了用户的智能化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语音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消费的逐渐普及,以车代步成为了一种生活,越来越多的信息娱乐功能加入到车辆中,这大大地增加了司机及乘员的舒适性,车载智能语音识别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车载智能语音的应用解决了驾驶员操控车辆中控多媒体易分心导致事故的问题,大大地解放了驾驶员的双手。目前市场现有的车载智能语音功能丰富多样,能够导航设置、空调控制、音乐播放、蓝牙电话、车窗座椅控制等。对于智能语音识别功能本身,可以进行按键语音唤醒、语音唤醒设置、语音播报声音及方言设置等。
相关技术中,基于功能要求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车载智能语音服务,然而,这种仅仅满足用户功能要求的服务方式,限制了用户与产品的距离,不利于提高用户和产品的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语音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不同的用户进行不同的语音服务,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要求,提高了用户的智能化体验。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智能语音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语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车内目标位置上的用户脸部信息,提取所述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检索预存设置数据,判断是否能够获取与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语音设置信息;若判断获知能够获取与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语音设置信息,则根据所述语音设置信息对车载智能语音系统设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目标语音服务,以调用所述目标语音服务响应所述用户发送的操作指令。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智能语音系统,包括:提取模块,用于采集车内目标位置上的用户脸部信息,提取所述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检索预存设置数据,判断是否能够获取与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语音设置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获知能够获取与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语音设置信息时,根据所述语音设置信息对车载智能语音系统设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目标语音服务,以调用所述目标语音服务响应所述用户发送的操作指令。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机设备,包括:车载摄像头和中控多媒体设备,其中,所述车载摄像头与所述中控多媒体设备连接,其中,所述车载摄像头,用于采集车内目标位置上的用户脸部信息,并将所述用户脸部信息发送至所述中控多媒体设备;所述中控多媒体设备,用于根据提取所述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检索预存设置数据,判断是否能够获取与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语音设置信息,若判断获知能够获取与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对应的语音设置信息,则将所述语音设置信息设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目标语音服务,以调用所述目标语音服务响应所述用户发送的操作指令。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语音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0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