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围垦工程堤坝防淤设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1593.2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万康;杨青莹;宋泽坤;俞亮亮;潘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3/18 | 分类号: | E02B3/18;E02B8/02;E02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堤坝 水闸 库区 发电设备 防淤 纳水 排水 潮汐能 围海造地 有效解决 海岸线 潮水 泥沙 发电 外部 沿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垦工程堤坝防淤设计,包括沿海岸线设置的中心堤坝,中心堤坝与海岸线围成中心库区,中心堤坝的两个边侧均设有第一单向水闸,中心库区通过第一单向水闸进行纳水,且中心堤坝的前侧设有单向排水发电设备,中心库区内的水通过单向排水发电设备排至外部;设置于中心堤坝的两个边侧且通过第一单向水闸与中心库区相连通的扩延堤坝,扩延堤坝围成促淤区,且扩延堤坝的边侧设有第二单向水闸,促淤区通过第二单向水闸进行纳水。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围海造地的促淤堤坝,其能够有效解决泥沙容易被潮水带走的问题,而且能够有效利用潮汐能进行发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堤坝防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围垦工程堤坝防淤设计。
背景技术
围垦造地是解决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短缺矛盾的有效途径,当前随着高滩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工程经验的日益丰富,围垦造地逐渐由滩涂区域向浅海区域发展、和偏大型化发展。由于近海海水一半含沙量较高,因此浅海区域的围垦造地防淤工程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防淤措施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围垦工程堤坝防淤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围垦工程堤坝防淤设计,包括沿海岸线设置的中心堤坝,所述中心堤坝与所述海岸线围成中心库区,所述中心堤坝的两个边侧均设有第一单向水闸,所述中心库区通过所述第一单向水闸进行纳水,且所述中心堤坝的前侧设有单向排水发电设备,所述中心库区内的水通过所述单向排水发电设备排至外部;设置于所述中心堤坝的两个边侧且通过所述第一单向水闸与所述中心库区相连通的扩延堤坝,所述扩延堤坝围成促淤区,且所述扩延堤坝的边侧设有第二单向水闸,所述促淤区通过第二单向水闸进行纳水;所述促淤区外围抛卵石形成卵石围堰,在卵石围堰与边坡之间底部的淤泥滚石层上方,加入大砂和红土形成大砂红土混合层,在所述大砂红土混合层顶部抛填砂卵石形成砂卵石层,在砂卵石层上侧浇筑混凝土形成水下混凝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扩延堤坝包括多个沿海岸线分布的分区堤坝,且各个分区堤坝均设有所述第二单向水闸,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区堤坝通过所述第二单向水闸相连通,且水流向所述中心库区方向时所述第二单向水闸处于导通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促淤堤坝,包括中心堤坝,当中心堤坝外侧的水位高于其内部时,可通过第一单向水闸向中心库区内纳水,并通过单向排水发电设备将海水排出去,如此,海水里面的泥沙可在中心库区内不断进行沉降,而且泥沙不会被潮水带走,并在促淤区外围抛填卵石、大沙、红土,再浇筑水下混凝土,可有效的防止促淤区底部的沙土流失,从而避免了形成重复淤沙,同时,由于本发明提供的促淤堤坝,还设有单向排水发电设备,进而可以利用潮汐发电,不仅可以避免泥沙容易被潮水带走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同时进行发电,有效利用了潮汐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1、中心堤坝,12、海岸线,13、中心库区,14、第一单向水闸,15、单向排水发电设备,16、分区堤坝,17、第二单向水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