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的AR成像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4811.8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7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34 | 分类号: | H04N21/234;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4 | 代理人: | 罗仲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ar 成像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1.一种基于红外的AR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指令,将当前播放视频的视频帧图像和对应于该用户的增强现实设备的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所述对应于该用户的增强现实设备的标识通过检测该用户的增强现实设备发出的红外信号来确定;根据所述红外信号确定所述视频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增强现实设备采集用户自己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人脸图像中携带有该增强现实设备对应的增强现实设备标识;
所述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发来的所述对应于该用户的增强现实设备的标识从所述人脸图像中确定目标人脸图像,并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中获取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生成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匹配的第一3D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3D人脸图像进行打光处理,得到第二3D人脸图像;根据所述第一3D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二3D人脸图像中像素点的纹理差值,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该像素点进行加强或减弱纹理差值的光影处理;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将光影处理后的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添加至所述视频帧图像中;将增强现实处理后的所述视频帧图像发送至携带所述增强现实设备标识的人脸图像所对应的目标增强现实设备;
其中,所述视频为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预先拍摄好的视频。
2.一种基于红外的AR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增强现实设备及服务器;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检测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操作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对应的增强现实设备发出的红外信号,并根据所述红外信号确定该增强现实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指令,将当前播放视频的视频帧图像和所述增强现实设备标识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红外信号确定所述视频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视频为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预先拍摄好的视频;
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自己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人脸图像中携带有该增强现实设备对应的增强现实设备标识;
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一确定模块、处理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发来的所述操作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对应的增强现实设备的标识从所述人脸图像中确定目标人脸图像;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中获取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生成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匹配的第一3D人脸图像;对所述第一3D人脸图像进行打光处理,得到第二3D人脸图像;根据所述第一3D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二3D人脸图像中像素点的纹理差值,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该像素点进行加强或减弱纹理差值的光影处理;根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将光影处理后的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添加至所述视频帧图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增强现实处理后的所述视频帧图像发送至携带所述增强现实设备标识的人脸图像所对应的目标增强现实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48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