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废水中纤维素的回收装置与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6159.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3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律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58;D21C11/00;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水中 纤维素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中纤维素的回收装置与回收方法,包括蓄水池、石蜡块与料斗;所述蓄水池中装有常温下的造纸废水,所述造纸废水内含有大量纤维素物质,所述石蜡块包括常温状态与加热状态,常温状态下,石蜡块漂浮于造纸废水水面,加热状态下,石蜡块逐渐进入造纸废水内,所述料斗包括进料斗与出料斗,所述进料斗与出料斗相连通,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高压喷头与加热棒,所述高压喷头尾端与外部供气设备连接。本发明能够对有效地造纸废水内的纤维素进行回收利用,其结构简单,回收效果好,成本低,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废水纤维素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废水中纤维素的回收装置与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是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造纸废水的危害很大,其中黑液是危害最大的,它所含的污染物占到了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90%以上,由于黑液碱性大、颜色深、臭味重、泡沫多,并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严重地污染水源,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而中段水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漂白过程中产生的含氯废水,例如氯化漂白废水,次氯酸盐漂白废水等。此外,漂白废液中含有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二恶英,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造纸工业污水中,除了含有有害的化学无机物,还含有挥发酚、沉淀固形物、悬浮物、纤维素等有机物,其中纤维素是造纸过程中需要的原材料,故而需要对纤维素进行回收利用,目前通常采用捞浆工艺与厌氧酸化反应这两种方式对纤维素进行处理,但是这两种处理方法存在处理效果不理想、工艺和设备复杂、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开辟出回收造纸废水中纤维素的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造纸废水中纤维素的回收装置与回收方法,能够对有效地造纸废水内的纤维素进行回收利用,其结构简单,回收效果好,成本低,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造纸废水中纤维素的回收装置,包括蓄水池、石蜡块与料斗;所述蓄水池中装有常温下的造纸废水,所述造纸废水内含有大量纤维素物质,所述石蜡块包括常温状态与加热状态,常温状态下,石蜡块漂浮于造纸废水水面,加热状态下,石蜡块逐渐进入造纸废水内,所述料斗包括进料斗与出料斗,所述进料斗与出料斗相连通,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高压喷头与加热棒,所述高压喷头尾端与外部供气设备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斗与出料斗相连通位置处两侧均设置有流量控制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石蜡块为细小颗粒块。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斗与出料斗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进料斗为漏斗形状,所述出料斗为圆柱形状。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斗与出料斗均为双层料斗,外层料斗为不锈钢件,内层料斗为耐磨件。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冷却至常温状态下的造纸废水倒入蓄水池中,往蓄水池中倒入足量的细小石蜡块颗粒;
(2)由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而此时的石蜡块均漂浮于造纸废水表面,移动石蜡块使其均匀分布在造纸废水水面;
(3)进料斗内的喷料经加热棒加热,在高压喷头加速作用下从出料斗中喷出,带有高温的喷料与石蜡块接触后,石蜡块随着喷料进入造纸废水内,石蜡块进入造纸废水内后与造纸废水内含有的纤维素结合;
(4)喷砂操作完成之后,将造纸废水静置15~30min,此时石蜡块恢复常温,携带纤维素漂浮至造纸废水水面,使用工业漏勺将纤维素捞出;
(5)重复以上全部步骤1~2次,最大程度回收纤维素。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石蜡块的数量与造纸废水的量呈正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石蜡块可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律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律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