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6356.5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7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晨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54;H01M10/6563;H01M10/658;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外壳 新能源汽车 智能防护 电池监控器 电池底板 电池内部 电池状况 缓冲基座 缓冲气囊 有效监控 导热丝 排热板 配电盒 上顶盖 吸热板 散热 壳体 震荡 电池 | ||
1.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缓冲基座(2)、电池底板(3)、吸热板(4)、导热丝(5)、排热板(6)、缓冲气囊(7)、上顶盖(8)、电池监控器(9)、配电盒(10),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缓冲基座(2),所述缓冲基座(2)顶部设置有电池底板(3),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缓冲气囊(7),所述缓冲气囊(7)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缓冲气囊(7)的内侧设置吸热板(4),所述吸热板(4)上连接有若干导热丝(5),所述导热丝(5)穿过壳体(1)与排热板(6)相连,所述排热板(6)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面上,所述上顶盖(8)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上顶盖(8)的中部设置有电池监控器(9),所述电池监控器(9)与配电盒(10)相连,所述配电盒(10)设置在上顶盖(8)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基座(2)固定粘附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缓冲基座(2)为泡沫板,所述缓冲基座(2)均匀平铺在壳体(1)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底板(3)为水平设置的光滑陶瓷板,所述电池底板(3)固定粘附在缓冲基座(2)上,所述电池底板(3)不与壳体(1)相接触,所述电池底板(3)的顶部设置有电池感应器(11),所述电池感应器(11)与缓冲气囊(7)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囊(7)为椭圆形自充气囊,所述缓冲气囊(7)上设置有自充气阀(12),所述缓冲气囊(7)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缓冲气囊(7)均匀环绕分布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4)为竖直设置的光滑平板,所述吸热板(4)的数量有多块,所述吸热板(4)沿着壳体(1)的内侧壁竖直环绕设置,所述导热丝(5)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导热丝(5)外侧套设有隔热软管(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板(6)为镂空平板,所述排热板(6)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散热孔(14),所述排热板(6)的外侧面设置有散热风扇(15)。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盖(8)的右侧设置有变声报警器(16),所述电池监控器(9)与配电盒(10)、电池感应器(11)、变声报警器(16)、自充气阀(12)、散热风扇(15)一一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晨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晨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3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配线模组
- 下一篇:一种网络基站蓄电池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