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用导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6733.5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程言军;蒋燕红;蒋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34120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 主表面 导光孔 导光膜 导光微结构 导光 凸点 制备 等腰三角形结构 可透光材质 光线均匀 交错设置 相邻设置 向下延伸 连接孔 耐候性 透光性 修饰 眩光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导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导光膜领域,包括本体本体可透光材质,本体上包括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相对应,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上至少一个修饰有导光微结构,导光微结构由若干个相邻设置的导光原件组成,导光原件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本体之间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凸点和若干个导光孔,凸点和导光孔交错设置,位于上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导光孔相连通,位于下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导光孔向下延伸至本体处,相邻的导光孔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孔,透光性好,光线均匀,侧面不会产生眩光,而且硬度适中,耐候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用导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光膜(LGF)是一种通过彩色导光膜将LED的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的一种产品,液晶本身不发光,必须为其配备相应的照明系统。背光模组中通常包括电光源、导光膜、光学膜片和边框几个部分。导光膜是背光器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改变光线的整体传播方向。附在导光膜侧面电光源发出的光线射入其中,将由其正面出射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导光膜技术的不断改良是背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通常为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这类材料透光性好,但是,由于它们硬度高,较脆且不易弯曲,耐候性不够,当以这些材料作为导光膜基体应用到车载背光模组,尤其是车载可触屏背光模组中时,手感差,使用寿命短,而且因为导光膜上微结构的角度或结构缺陷而产生明显的眩光,对驾驶员差生影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用导光膜及其制备方法,透光性好,光线均匀,侧面不会产生眩光,而且硬度适中,耐候性好。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车载用导光膜,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可透光材质,所述本体上包括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相对应,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上至少一个修饰有导光微结构,所述导光微结构由若干个相邻设置的导光原件组成,所述导光原件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本体之间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在90~110度之间,所述第一侧面与本体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侧面与本体之间的夹角相同在35~45度之间,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凸点和若干个导光孔,所述凸点和所述导光孔交错设置,位于上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所述导光孔相连通,位于下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所述导光孔向下延伸至本体处,所述相邻的导光孔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凸点、导光孔、连接孔上设有许多微小的锯齿形结构。
上述车载用导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50~70份、丙烯酸酯20~40份、丁香酚20~40份、SBS20~40份、有机硅树脂20~40份、助剂1-5份;
(2)将聚碳酸酯、丙烯酸酯、丁香酚、SBS、有机硅树脂混合并于100~120℃充分搅拌40~60min后,降温至40~60℃加入助剂,继续搅拌40~60min后转移至真空脱泡机内,于80℃真空脱泡10~20min,将真空脱泡后的混合物迅速转移至模具中,再将模具放入烘箱中,120~140℃固化2~3h,再升温至150~160℃固化1~2h,最后升温至170~180℃固化1~2h,自然冷却脱模,得到所述本体(1);
(3)在制得的所述本体(1)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上修饰导光微结构。
优选地,真空脱泡时的真空度为-0.09~-0.05MPa。
优选地,模具需提前预热至8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帝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帝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