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姜药材挥发油提取物中姜辣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8255.1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范毅;李自红;曹静亚;王韬;李智宁;李建;李飞飞;魏悦;李晓;马艳妮;王建军;张桃桃;刘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高中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材 挥发油 提取物 中姜辣素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药材挥发油提取物中姜辣素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紫外检测器(UPLC‑DAD)的分离分析技术,借助一测多评方法,采用试样中不存在的性能稳定且易得的纯物质N‑香草基壬烷酰胺对照品作为内参物,建立该组分与试样中4个姜辣素组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校正因子计算,实现对姜药材挥发油提取物中的4个姜辣素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高效,成本低廉,可以客观,准确的评价姜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品质,并用于质量控制,可解决因对照品缺乏而无法客观、合理地控制姜药材挥发油提取物的问题,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姜药材挥发油提取物中姜辣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姜(Zingiber officinal Rosc)别名生姜、干姜、白姜、均姜,属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至东南部区域。姜的組分多而复杂,具有独特的芳香风味和辛辣口感,这种独特的感官品质主要来源于两类有效成分:挥发性的姜精油和不具有挥发性的姜辣素,姜精油为姜提供独特的芳香风味;姜辣素为姜提供独特的辛辣口感。不同产地的姜因生长环境不同其药性和功效也有一定差异,研究发现,姜具有独特的药用和食用价值,祖国传统医药学认为,姜乃药中佳品,主治风寒感冒、喘咳、呕吐、痰饮、胀满、泄泻等。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生姜和干姜均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溃疡,抗胃肠道出血,胃黏膜保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多种药理作用。有研究采用HPLC-UV技术建立了干姜中姜酚的分析方法,但所测定指标对照品分离制备难度大,分析成本高,作为姜药材质量控制方法不易广泛应用,另有报道采用HPLC-UV-ES-MS技术对生姜甲醇提取物及姜油树脂提取物进行分离分析,鉴定出多种姜辣素组分,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姜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信息,但并未对其主成分进行准确的筛选和定量测定,而且多种成分并不能仅仅基于质谱信息进行准确识别。截止目前,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用于姜药材(包括生姜和干姜)分析评价方法,以6-姜辣素作为干姜质量控制指标,以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作为生姜的质量控制指标,这些指标少且单一,分析时间长,不能全面反映姜药材及饮片的内在品质,而且目前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等对照品难以获得,价格高昂,限制了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
一测多评法是一种适合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评价的新模式,它利用有效化学成分间内在的函数和比例关系,只测定1个成分(对照品易得到)来实现多个成分(对照品难以得到或无)的同步监控,克服对照品短缺这一问题,即只测定其中某个代表性成分或试样中不存在且性能相近的成分(易得、廉价、稳定、有效),同时可计算出其他待测有效成分的含量。
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准确高效,且可同时定量分析多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一测多评法),对于姜药材挥发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姜药材挥发油提取物中姜辣素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通过一测多评技术,采用试样中不存在且性能相近、稳定易得的纯物质N-香草基壬烷酰胺对照品作为内参物,建立该组分与6-姜烯酚、6-姜酚、8-姜酚、10-姜酚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校正因子计算姜药材挥发油提取物中多种姜辣素组分的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姜药材挥发油提取物中姜辣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高中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高中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8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