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数据协同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9655.4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鲁钰锋;崔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罗格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5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协同 区块 第三方平台 智能 协同处理 传统数据 节点共享 节点加入 数据统一 网络 部署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数据协同处理的方法,建立区块链网络,数据协同处理的各方作为节点加入区块链网络,并在各自的节点中部署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的控制下,各节点贡献协同处理所需的数据,由智能合约统一收集和处理,处理的结果由贡献所需数据的各节点共享,无需第三方平台,区块链中各节点只会得到数据协同处理后的结果,不会得到其他节点贡献的数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数据协同处理必须依靠第三方平台处理的技术问题,通过智能合约对各节点的数据统一收集和处理,无需第三方平台,提高了数据协同处理的可靠性、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数据协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账本,区块链网络节点之间的去中心化协议维护着一条不停增长的由有序数据块组成的数据链,每一个数据区块内都有一个时间戳和一个指针,指向上一个区块,它能安全地存储数字货币或者股权,债权,版权等的交易数据,区块中的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区块链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账本,它永久,高效并可追溯地记录着两者之间的交易,这个账本也可以利用智能合约自动地触发交易,区块链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可以极大降低社会中的信任成本,重塑了互联网价值传输的机制。
智能合约是1990s年代由尼克萨博提出的理念,但由于缺少可信的执行环境,智能合约并没有被应用到实际产业中,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支持可编程合约,而且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过程透明可追踪等优点,天然适合于智能合约。因此,也可以说,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之一。
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数据协同处理必须先指定一个可信的第三方平台,由平台收集数据协同处理各方的数据,然后在平台处完成数据处理流程,分发处理结果给各方,但这种依托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协同处理的方式存在可靠性、安全性、数据沉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建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协同处理的方法:建立区块链网络,数据协同处理的各方作为节点加入区块链网络,并在各自的节点中部署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的控制下,各节点贡献协同处理所需的数据,由智能合约统一收集和处理,处理的结果由贡献所需数据的各节点共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1)建立区块链网络;
(2)区块链中的各节点加入区块链网络,各节点布置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的控制下,各节点贡献协同处理所需的数据;
(3)智能合约对数据进行数据协同处理,并将数据协同处理的成果分配给提供数据的各节点共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区块链中的各节点地位相同,没有中心节点,任何节点都可发起数据协同处理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数据协同处理的整个过程是在智能合约的控制下执行的,所述智能合约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S1,区块链网络中各节点收到数据协同处理的请求后,查找协同处理所需的数据并提交给智能合约使用,智能合约记录各节点是否提交协同处理所需数据;
步骤S2,智能合约从各节点收集所需数据,按照预先定义的数据协同处理流程加工生成结果;
步骤S3,智能合约根据步骤S1记录的各节点提交协同处理所需数据的情况,向各节点分发数据协同处理后生成的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当某个节点没有查找到协同处理所需的数据时,则不会向智能合约提交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智能合约只向步骤S1中提交过协同处理所需的数据的节点分发生成的结果。
进一步地,节点只会获得数据协同处理的结果,不会获得其他节点提交的用于数据协同处理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罗格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罗格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6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