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轴瓦式电机防漏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9757.6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马陵;王传奇;桂汉生;叶舟;王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呼吸器 平衡管 油室 轴瓦 防漏油装置 使用寿命 呼吸管 平衡孔 漏油 呼吸 电机端盖 高压电机 使用性能 周向侧壁 排气孔 轴瓦盖 贯穿 相通 穿过 改造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轴瓦式电机防漏油装置,属于高压电机领域。本发明包括与电机的油室相通的呼吸器和平衡管,呼吸器设置于电机的轴瓦盖上;电机端盖上开设有贯穿的平衡孔,平衡管一端与油室相连通,平衡管另一端穿过平衡孔;呼吸器包括相配合的呼吸管和呼吸盖,呼吸管底部与油室相连通,呼吸盖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排气孔。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轴瓦电机容易漏油、影响使用寿命的不足,通过对电机的有效改造,可以有效改善漏油问题,提高电机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压轴瓦式电机防漏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轴瓦电机应用在全国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以其检修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得到用户的认可,但轴瓦电机运转时,电机转子是转动惯量极大的转动部件,轴瓦甩油环将油槽内的润滑油甩起之后又被流动的气体冲散,形成更细的小油滴油雾,同时随着机组的运行,油温和瓦温也会相应升高,使轴承箱内部产生正压,促使了油雾随着空气的流动逸出,漏到机组油挡的外面。
现有的高压轴瓦电机运转时,油环甩油及油箱内压,形成内外油压差。当润滑油通过密封环(迷宫环)油档时,每通过一个油档齿所形成的缩孔,就会产生一次节流,油的外漏压力就降低一次,外油档室油压小于前一油档室。以此类推,如果油档齿数越多,节流次数越多,漏油量也越小,且每一油档齿都有一向内的回油孔,每一油档内的油就通过油孔回到轴承箱内(瓦座油箱),但当泄漏量大于回流量,油档就就开始漏油,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如何有效避免漏油问题是行业内始终在研究的方向。
经检索,关于电机漏油问题的技术改进已有现有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8739667,申请日:2013年12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高压轴瓦式电机防漏油轴瓦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高压轴瓦式电机防漏油轴瓦装置,包括轴瓦本体、轴瓦底座、轴瓦密封组件和润滑油室,轴瓦本体固定在轴瓦底座内,轴瓦本体与轴瓦底座之间的腔体为润滑油室,轴瓦密封组件固定连接在轴瓦底座上并设有第一油封,轴瓦装置还包括防漏油密封组件,防漏油密封组件与轴瓦密封组件固定连接,防漏油密封组件上设置第二油封。该申请案在电机转子贴近轴瓦密封组件位置安装包含第二油封的防漏油密封组件,所增加的主要部件可与电机原轴瓦密封组件做永久性的安装与固定,其使用寿命与轴瓦使用寿命共存。但该申请案仅通过加设密封组件避免漏油现象,实际使用效果仍有优化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轴瓦电机容易漏油、影响使用寿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压轴瓦式电机防漏油装置,通过对电机的有效改造,可以有效改善漏油问题,提高电机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高压轴瓦式电机防漏油装置,包括与电机的油室相通的呼吸器和平衡管,呼吸器设置于电机的轴瓦盖上;电机端盖上开设有贯穿的平衡孔,平衡管一端与油室相连通,平衡管另一端穿过平衡孔;呼吸器包括相配合的呼吸管和呼吸盖,呼吸管底部与油室相连通,呼吸盖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排气孔。
更进一步地,呼吸管包括管体,管体内为管腔,管体上部设有管头,管头顶部为支撑呼吸盖的配合壁;呼吸盖包括盖体,盖体内为盖腔,排气孔设置于盖体的周向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盖体下部为与配合壁相配合的内嵌壁,内嵌壁嵌于配合壁内部。
更进一步地,排气孔在盖体的高度方向上倾斜设置。
更进一步地,排气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5°-35°。
更进一步地,盖体的周向侧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更进一步地,内嵌壁的底部为锯齿状的齿状底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转子型马达
- 下一篇:一种三螺旋型永磁电机冷却水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