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分子量饲料用海藻酸锌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9964.1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6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通;夏枚生;孙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20/20 | 分类号: | A23K20/2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藻酸锌 低分子量 海藻酸钠溶液 硫酸锌溶液 饲料 制备 制备技术领域 产品分子量 分子量降低 凝胶化反应 饲料添加剂 超声分散 大分子量 反应条件 辐照过程 机体吸收 绿色环保 喷雾干燥 射线辐照 制备工艺 反应物 蠕动泵 引发剂 滴入 改性 降解 生产工艺 粒子 引入 配置 应用 | ||
一种低分子量饲料用海藻酸锌的制备方法,属于饲料添加剂制备技术领域,包括配置海藻酸钠溶液和硫酸锌溶液,用蠕动泵缓慢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入超声分散的硫酸锌溶液中,凝胶化反应后喷雾干燥得到海藻酸锌粒子,通过γ射线辐照可实现大分子量海藻酸锌的部分降解和改性,使分子量降低,最终得到低分子量饲料用海藻酸锌。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辐照过程中无污染,反应体系纯净,避免了引入过多反应物,不需要引发剂,绿色环保,反应条件均匀,解决了现有海藻酸锌生产工艺复杂、产品分子量大、不易被机体吸收的难题,易于实现大规模普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制备技术领域,一种低分子量饲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分子量饲料用海藻酸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锌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包括动物体内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同时又为生殖、免疫、骨骼发育、凝血、生物膜稳定等生理机理所必需。目前市场上饲料用锌添加剂主要包括碱式氯化锌、硫酸锌、碳酸锌、蛋氨酸锌等,但是这些锌添加剂存在吸收率低、添加量大或吸收率虽高但价格比较昂贵等缺点。
海藻酸是从褐藻植物中提取出的高分子羧酸,其高分子结构是由α-L-古罗糖醛酸及β-D-甘露糖醛酸组成的嵌段共聚物。海藻酸锌是一价的海藻酸盐,是从海带等褐藻植物中提取的大分子多糖类物质,具有天然、绿色、生物相容性高等优良特性。海藻酸可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盐,是各种金属离子的良好载体。然而,海藻酸锌产品分子量大、品质差、实际应用时不易被机体吸收,但低分子量海藻酸锌却具有易吸收、生物效价高的特点,是良好的锌补充剂,用目前的制备方法生产出的低分子量海藻酸锌存在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营养损失大、生物效价低、制备过程中存在污染,以及不易推广使用,因此研究出一种高效的锌添加剂制备方法对我国饲料和畜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分子量饲料用海藻酸锌的制备方法,通过γ射线辐照可实现大分子量海藻酸锌的部分降解和改性,使分子量降低,同时对添加剂的营养性不造成损失,提高锌的生物效价,辐照过程中无污染,操作简单,可降低生产成本,易于实现行业内的普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低分子量饲料用海藻酸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配置质量浓度为2~5%的海藻酸钠溶液和3~10%的硫酸锌溶液;
(2)将步骤(1)中配置好的硫酸锌溶液进行超声分散处理;
(3)用蠕动泵缓慢将步骤(1)的海藻酸钠溶液滴入到步骤(2)的硫酸锌溶液中得到海藻酸锌混合液;
(4)将步骤(3)得到的海藻酸锌混合液进行凝胶化反应0.5~2h,喷雾干燥得到海藻酸锌粒子;
(5)常温常压条件下,将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锌粒子置于60Coγ放射源氛围中,辐照计量率为0.5~20kGy/h的条件下辐照1~10h,辐照后得到低分子量饲料用海藻酸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低分子量饲料用海藻酸锌的制备方法,制备原理清晰,本发明通过γ射线辐照可实现大分子量海藻酸锌的部分降解和改性,使分子量降低,同时对添加剂的营养性不造成损失,提高锌的生物效价,此外,辐照过程中无污染,反应体系纯净,避免了引入过多反应物,不需要引发剂,绿色环保,反应条件均匀,解决了现有海藻酸锌生产工艺复杂、产品分子量大、不易被机体吸收的难题,易于实现大规模普及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