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场磨煤型智能化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0133.6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1/00 | 分类号: | F23N1/00;F23K1/00 |
代理公司: | 32386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单元 内部环境 温度检测单元 锅炉 图像 基色 实时冷却 探测设备 智能化 火检 平均化处理 输出 充分燃烧 分析设备 冷却策略 温度确定 煤体 内置 成像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场磨煤型智能化锅炉,包括:火检探测设备,内置有CCD传感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和实时冷却单元;其中,所述CCD传感单元用于对锅炉内部环境进行成像,以获得内部环境图像,并输出所述内部环境图像,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CCD传感单元上,用于检测并输出所述CCD传感单元上的设备温度,所述实时冷却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温度确定对所述CCD传感单元执行的冷却策略;基色分析设备,与所述火检探测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内部环境图像,对所述内部环境图像各个颜色基色值进行平均化处理。通过本发明,能够保证锅炉煤体的充分燃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场磨煤型智能化锅炉。
背景技术
当锅炉烧用不同燃料时就称为该种燃料的锅炉或某两种燃料的混烧锅炉。火床燃烧锅炉燃料置于料床上燃烧的锅炉或称炉排炉或层燃炉。一般为块粒状原煤,容量最大达。室燃锅炉燃料在炉室或炉膛内燃烧,一般有煤粉锅炉、燃油、烧气锅炉等,当代最大容量达机组,也称悬浮燃烧锅炉,还有介于层燃和室燃之间的半悬浮燃烧锅炉,如机械抛煤机,风力抛煤机锅炉等等。旋风燃烧锅炉煤粉或细粒煤在旋风筒中燃烧的锅炉,它有卧式和立式两种,旋风筒内燃烧热强度很高,适用于低灰熔点煤和难着火的煤。沸腾燃烧锅炉以粒状燃料置于火床上,在高压风吹动下使燃料层跳动沸腾成流态化,亦称流化床锅炉。
按排渣方式分,锅炉的排渣有固态和液态之分,固态排渣众所周知液态排渣将煤中灰份在高温燃烧时形成液体,流入水中裂化成半透明晶体作建筑材料。
发明内容
当前,锅炉的磨煤力度难以控制,如果磨的太细,容易浪费原本不必要的磨煤功率,如果磨的太粗,则容易引起煤体燃烧不充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场磨煤型智能化锅炉,在现场高精度的图像检测的基础上,将多个煤体颗粒目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径向长度作为目标径向长度,从而能够为磨煤的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现场磨煤型智能化锅炉,所述锅炉包括:
火检探测设备,内置有CCD传感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和实时冷却单元;
其中,所述CCD传感单元用于对锅炉内部环境进行成像,以获得内部环境图像,并输出所述内部环境图像,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CCD传感单元上,用于检测并输出所述CCD传感单元上的设备温度,所述实时冷却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温度确定对所述CCD传感单元执行的冷却策略;
基色分析设备,与所述火检探测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内部环境图像,获取所述内部环境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红色基色值,以对所述内部环境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红色基色值进行求均值处理以获得红色均值,获取所述内部环境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绿色基色值,以对所述内部环境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绿色基色值进行求均值处理以获得绿色均值,获取所述内部环境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蓝色基色值,以对所述内部环境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蓝色基色值进行求均值处理以获得蓝色均值;
比例处理设备,与所述基色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分别基于所述红色均值、所述绿色均值和所述蓝色均值确定红色权重值、绿色权重值和蓝色权重值,其中,所述红色均值与所述红色权重值成正比,所述绿色均值与所述绿色权重值成正比,所述蓝色均值与所述蓝色权重值成正比。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多个重要发明点:
(1)基于锅炉内部图像识别多个煤体颗粒目标,并进一步计算每一个煤体颗粒目标的径向长度,将多个煤体颗粒目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径向长度作为目标径向长度,从而能够为磨煤的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并保证了锅炉煤体的充分燃烧;
(2)基于对初步分割出的各个目标子图像进行变换处理,以实现对各个目标子图像分别对应的各个目标进行的进一步的定位,从而提高了目标识别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0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