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中沙利度胺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0192.3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罗达龙;郭振旺;孙良广;陈启钊;钟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黄为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利度胺 血液 血浆 检测灵敏度 质谱联用仪 甲醇溶液 检测结果 血液离心 灵敏度 上清液 使用液 洗脱液 柱处理 专属性 甲酸 进样 抗凝 洗脱 保存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中沙利度胺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抗凝管采血液,放置2‑8℃保存,在2小时内送至检测;步骤2:将所述步骤1所采血液离心分离,取血浆;步骤3:所述血浆过HLB柱处理后,用含1%甲酸的甲醇溶液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离心,所得上清液使用液相质谱联用仪进样测定。所述的测定方法专属性高、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检测灵敏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利度胺的测定方法,尤其是一种血液中沙利度胺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沙利度胺于1953年在前西德首先合成,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其镇静、催眠及镇吐作用被用于改善睡眠和妊娠早期的恶心、呕吐反应;至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导致上万例的海豹胎而退出市场。但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发现除了致畸作用外,它的毒副作用小,且有许多新的治疗作用被发现。
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阿姆特司报道了一重大发现,沙利度胺可抑制血管增生。在掌握沙利度胺一系列新药理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已开始用其试验性治疗艾滋病、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和视网膜病,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也有望用沙利度胺治疗而获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计划资助5项研究,分别用沙利度胺治疗卡波齐肉瘤、黑色素瘤、脑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由于沙利度胺可抑制血管增生,因此可终止肿瘤生长,即使不能使肿瘤缩小,也可使患者生命延长。
由于沙利度胺具有重要的抗炎、免疫调节及抗血管生成作用,又重新受到重视。作为老药新用,沙利度胺在国内外的皮肤、口腔粘膜疾病临床应用方面报道较早、较多,它对II型麻风反应、光敏性皮肤病、结节性痒疹红斑狼疮、复发性口疮、复发坏死性粘液腺周围炎、白塞氏病以及多形红斑、脂膜炎、异位性皮炎及溃疡性结肠炎有效。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应用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风湿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等,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在美国获准用于治疗人麻风结节性红斑、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试用均显示沙利度胺对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极具潜在治疗价值的药物,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但目前,仅美国药典记载了沙利度胺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欧贝丽等额报道了药物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贾敏等报道了大鼠药物血浆浓度测定方法,而人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由于沙利度胺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摸索药物疗效与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急需提供一种血液中沙利度胺的含量测定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专属性高、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检测灵敏度高的血液中沙利度胺的测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血液中沙利度胺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抗凝管采血液,放置2-8℃保存,在2小时内送至检测;
步骤2:将所述步骤1所采血液离心分离,取血浆;
步骤3:所述血浆过HLB柱处理后,用含1%甲酸的甲醇溶液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离心,所得上清液使用液相质谱联用仪进样测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测定包括液相色谱测定和质谱测定:
所述液相色谱测定条件为:
色谱柱:C18,100*2.1,2.6μm;进样量:10μl;柱温:40℃;流速:0.3ml/min;流动相:A:0.1%甲酸-5Mm甲酸胺-B:乙腈;洗脱梯度为:0min~5min:90%A-10%B;5min~7min:10%A-90%B;
所述的质谱测定条件为:
干燥气温度:250℃;干燥器流速:12l/min;雾化器压力:25psi;鞘气温度:350℃;鞘气流速:12l/min;毛细管电压:4000V;喷嘴电压:0V;离子源:ESI+,MRM模式,采集离子M/Z:259.1---186.1,259.1---84,裂解电压:115V;碰撞能量:10-20V;驻留时间:10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未经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0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