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虾藻鲍参循环水生态综合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1653.9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崔正国;曲克明;徐勇;朱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10;A01K61/59;A01K63/04;A01K61/51;A01G33/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孙营营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对虾养殖池 鱼类养殖池 净化模块 生态过滤 养殖系统 循环水 水产养殖 鱼虾 水体 全封闭循环 水循环利用 排泄物 初步净化 净化效率 深度处理 深度净化 生态效益 生态养殖 水生生物 消毒杀菌 养殖水体 净化池 养殖池 营养物 有机物 并联 养殖 残饵 回用 增氧 蓄水池 过滤 溶解 污染物 生态 排水 排放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排放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鱼虾藻鲍参循环水生态综合养殖系统,其包括:鱼类养殖池、对虾养殖池、生态过滤池、藻鲍参生态养殖园、一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二级深度处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蓄水池。鱼类养殖池、对虾养殖池相互并联;养殖外排水先流入生态过滤池进行初步净化,然后依次流经各级净化池,对水产养殖产生的残饵、排泄物有效过滤,对水体中溶解的氮、磷营养物和有机物进行深度净化,经过消毒杀菌和增氧,循环至养殖池。本发明的逐级净化模块提高了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效率,实现了养殖水体的全封闭循环回用,同时,各净化模块种植的植物和养殖的水生生物,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生态综合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虾藻鲍参循环水生态综合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2016年5月,为进一步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在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上要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海洋牧场立体养殖等健康养殖模式;重点支持废水处理、循环用水、网箱粪污残饵收集等环保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品种,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规模化、无序化的海水养殖会导致局部近岸水域营养盐含量升高,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诱发赤潮、绿潮等,潜在地威胁着近海生态环境。环境友好型的海水生态综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海水池塘养殖,池塘养殖由单一的虾蟹类养殖转为多品种混养;(2)滩涂养殖,滩涂养殖种类主要是贝类养殖;(3)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4)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建立在生物学、环境科学、机电工程、信息科学、建筑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包括微滤机、弧形筛、生物滤池、紫外线杀菌等环节。
实现海水养殖外排水的循环利用,符合当前中国提出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需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实现养殖水体的封闭循环利用,目前投资、能耗较高。因而,迫切需要设计一种生态的海水养殖系统,该系统既可实现鱼虾贝藻参的综合养殖,又可实现养殖水体的全封闭循环利用,同时具有能耗低、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鱼虾藻鲍参循环水生态综合养殖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鱼虾藻鲍参循环水生态综合养殖系统,包括:若干个鱼类养殖池、若干个对虾养殖池、用于排出养殖污水的排水管、生态过滤池、藻鲍参生态养殖园、一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二级深度处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蓄水池和用于排入净化水的进水管,所述鱼类养殖池、对虾养殖池均与排水管和进水管连通,所述鱼类养殖池之间、鱼类养殖池和对虾养殖池之间、对虾养殖池之间均为并联;所述生态过滤池与排水管的末端连通,所述生态过滤池、藻鲍参生态养殖园、一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二级深度处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蓄水池依次连通,所述蓄水池与进水管的起始端相连通,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鱼类养殖池分布于排水管的一侧,所述对虾养殖池分布于排水管的另一侧,所述鱼类养殖池、对虾养殖池水平覆盖面积之和与生态过滤池、藻鲍参生态养殖园、一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二级深度处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蓄水池的水平覆盖面积之比为6~10:1:2:1:1:2。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过滤池、藻鲍参生态养殖园、一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二级深度处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蓄水池之间依次均存在水位落差。
进一步地,所述鱼类养殖池和对虾养殖池的长×宽均为6×6米,深度均为1 米;所述一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二级深度处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深度为1 米;生态过滤池、藻鲍参生态养殖园和蓄水池的深度均为2米。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过滤池、藻鲍参生态养殖园、一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二级深度处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均设有排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16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水鱼池的排污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防护河蟹养殖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