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安卓技术的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2122.1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9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2;G01D21/02;H04N7/18;H04N9/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农业种植 温室主体 进水管 远程监控装置 侧面设置 移动终端 农业物 温室 换气 温湿度传感器 移动终端控制 空调 联网 工作效率 换气风机 检测信息 内部设置 温度调节 电磁阀 浇灌 土壤 检测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卓技术的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装置,包括温室主体、箱体、移动终端、摄像头,所述温室主体侧面设置有换气风机,所述温室主体内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进水管上方设置有所述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侧面设置有空调,所述空调下方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不仅能对温室大棚内的湿度、温度以及土壤湿度进行检测,还能将检测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上,方便农业种植者及时掌握温室大棚内的实际情况,同时农业种植者通过移动终端控制温室大棚内进行浇灌、温度调节和换气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种植的工作效率以及减轻了职业种植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监控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安卓技术的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能利用科技产品对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湿度、空气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检测,方便农业种植人员更好的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便于对农作物进行施肥、浇水、除害等工作,使农作物更好的生长,但是这仍需要农业种植人员每天到温室大棚内观察检测数据,判断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进行相应的劳动,操作繁琐,劳动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安卓技术的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安卓技术的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装置,包括温室主体、箱体、移动终端、摄像头,所述温室主体侧面设置有换气风机,所述温室主体内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进水管上方设置有所述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侧面设置有空调,所述空调下方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下方设置有所述箱体,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下方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温室主体下方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室主体外侧设置有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和触摸屏,所述壳体前部设置有触摸屏,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上方设置有通信主板,所述通信主板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芯片;在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前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一侧设置有感光器,所述感光器一侧设置有听筒,在所述触摸屏下方还设置有主控键,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音量增加键,所述音量增加键下方设置有音量减小键,所述壳体另外一端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耳机插孔,所述耳机插孔一侧设置有数据线插口,所述壳体后方设置有投影头,所述投影头一侧设置有后置摄像头,所述投影头另外一侧设置有光强传感器,所述投影头下方设置有音响;所述控制器包括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信号输入端V1、三极管D3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1的一端和电感L的一端;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D7的基极,三极管D7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D7的集电极和三极管D6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D6的基极连接芯片IC的第七引脚,三极管D6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八引脚,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芯片IC的第六引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五引脚,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的第四引脚、电容C3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连接信号输出端V2和三极管D3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D3的基极与电阻R2相连后再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芯片IC的第三引脚、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