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2866.3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9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成;王文新;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达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3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铺装材料 透水路面 透水混凝土 粉煤灰 制备 排水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水泥浆 协同 火山灰效应 聚合物乳液 有效孔隙率 城市生态 分布状况 胶凝材料 连续孔隙 绿色环保 排水功能 渗透系数 透水性能 粗骨料 大孔隙 硅藻土 孔隙率 水循环 碎石层 小颗粒 储水 沸石 粒径 蛭石 地表水 径流 雨天 地下水 养护 陶瓷 简易 多样性 施工 保证 建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水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粉煤灰协同蛭石、硅藻土、沸石小颗粒填到陶瓷粗骨料的大孔隙中以改变孔隙的分布状况,形成不同粒径大小的碎石层,同时利用粉煤灰自身的火山灰效应协同聚合物乳液代替水泥浆作为胶凝材料,使得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大大的提升,改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保证了有效孔隙率,具有较高的连续孔隙率及渗透系数,从而起到了高排水功能;本发明透水路面铺装材料排水、储水效果好,雨天路面无径流排水,利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循环,适用性广,具有设计多样性、高效施工、养护简易等优点,绿色环保,有益于城市生态的建设,避免城市内涝问题再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水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现阶段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文化、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经济发展势头最为迅猛,也为我们城市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作为城市“硬件”也在不断更新,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例如:我们城市道路大多数道路路面材料为沥青混凝土材料,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不透气性和不透水性,直接导致了空气中的水分、降水并不能直接透过混凝土路面进入土壤之中,这便直接导致地表植物因缺乏水分而不健康生长或凋零死亡,空气水分和热量难以与地表进行良性的循环,从而导致了地表温度升高,产生了“热岛效应”。最重要的是混凝土路面的不透水性和不透气性导致了每逢雨季路面排水困难,只能依靠排水设施,如遇短时间大量降水,难于解决路面积水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路面行车的舒适性,增大了行人雨天出行危险性,对道路交通和社会安全具有极大的隐患。
沥青混凝土材料目前是应用于城市道路路面的主要材料,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整体铺设没有连接缝、行车舒适安静无噪音、干净不扬尘、铺设或维修消耗时间短不影响交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的路面,但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具有诸多缺点,例如:高低温稳定性差,在季冻地区随着每年气温变化冻融循环,冬季低温容易发生脆裂,夏季高温容易软化,水稳定性差,易产生水损坏,孔隙率低透水性能差。
目前,国内制备透水混凝土主要是采用的方法是水泥胶结单级配的碎石粗骨料,同时选取少量的细骨料以及聚合物改性剂等改良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通过以上的方法配制得到的透水混凝土虽然具有可观的强度,但是由于添加了细骨料和大量的水泥净浆,使得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大大的降低,从而影响到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因此,开发一种具有优良的排水系统的路面铺装材料,对于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国内透水混凝土由于添加了细骨料和大量的水泥净浆,使得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大大的降低,从而影响到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透水路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透水路面铺装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
70~80份陶瓷粗骨料,3.6~4.5份去离子水,10.5~12.0份复合石粉,12~15kg聚合物乳液。
所述陶瓷粗骨料为将废弃陶瓷粉碎筛选出粒径为3~7mm和7~10mm的碎粒,将两种粒径的碎粒水洗干燥后混合制得。
所述粒径为3~7mm与7~10mm的碎粒的质量比为1:1~1:2。
所述复合石粉为粉煤灰粉碎过筛后干燥球磨至比表面积为300~400m2/kg,再与蛭石、硅藻土、沸石混合球磨至比表面积为400~500m2/kg制得。
所述粉煤灰、蛭石、硅藻土、沸石的重量份为10~15份粉煤灰,1.0~1.5份蛭石,2~3份硅藻土,1~2份沸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达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达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8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