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瓷釉釉料及其上釉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2898.3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5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统鉴;罗洪良;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越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14 | 分类号: | C03C8/14;C04B41/86;C04B33/13;C04B3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釉料 青瓷釉 瓷土 上釉工艺 二灰 窑炉 釉层 釉坯 釉烧 釉水 瓷器 按比例混合 重量百分比 搅拌溶解 晾干 石灰水 竹叶 闷烧 坯泥 坯胎 坯体 晒干 烧成 水中 稻草 调和 尿素 还原 美感 破裂 滋润 透明 优化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瓷釉釉料,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的组分:胎用瓷土60~75%,二灰15~25%,尿素10~15%;所述二灰采用如下方法获得:将狼萁草、竹叶和稻草晒干后闷烧成灰,加入石灰水调和得到。还公开了所述青瓷釉釉料的上釉工艺,包括:(1)将釉料按比例混合均匀;(2)将混合均匀的釉料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得到釉水;(3)将釉水施于坯体上,晾干后得到釉坯;(4)在窑炉中,对步骤(3)得到的釉坯进行釉烧,即得。本发明通过优化釉料组分,加入特定比例与制作瓷器坯胎的坯泥成分相同的胎用瓷土,有效避免釉层破裂;通过控制釉烧过程中窑炉内还原氧和烧成温度,赋于瓷器以青中泛绿的剔透感,釉层滋润透明,且有玉的美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青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瓷釉釉料及其上釉工艺。
背景技术
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波以及绍兴地区,在这些地区的考古窑址中,保留着丰厚的陶瓷遗存。当时的陶瓷不但坚固耐用,而且质量较高,有耐酸碱,盛食不变味,易洗涤等特点。
瓷器表面细腻光滑,滋润似玉,呈半透明色,极富美感,因此,六朝时期有“陶瓷时代”的美誉,东汉后期,烧制青瓷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并开始迅速发展,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的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制瓷业的地域由南向北,几乎遍及全国。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被称为“瓷器之花”。青瓷之所以是最早出现的陶瓷,是和制釉原料密不可分的。天然的制釉原料中都含有或多或少的铁质,而在陶瓷的烧制过程中,这些铁质的一部分会被还原成二价铁,从而使釉面呈现不同色调。青瓷素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的美誉,其品种丰富,釉色多姿,但最具特色的产品当属冰裂纹青瓷,因其在外观上特殊的开裂和精美的釉色,博得历代收藏家的青睐。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与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再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但在青瓷釉的实际制作过程中,青瓷釉的质量常会受到制作环境、原料组成等因素的影响,青瓷釉的产品重现性差,在制作过程中易出现釉面不平、流釉、堆釉的现象,而且成品的釉色暗淡、无光泽、玉质感差,易出现褪色、龟裂和针孔的毛病,影响青瓷釉的质量和档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瓷釉釉料及其上釉工艺,成本低廉、组分及上釉工艺简单,所得釉层的质感柔和肥韵,具有青中泛绿的剔透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青瓷釉釉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的组分:胎用瓷土60~75%,二灰15~25%,尿素10~15%;
所述二灰采用如下方法获得:将狼萁草、竹叶和稻草晒干后闷烧成灰,加入石灰水调和得到。
所述青瓷为越窑青瓷。
所述胎用瓷土与制作瓷器坯胎的坯泥成分相同,本发明通过加入特定比例的胎用瓷土,能有效避免釉层破裂。
瓷土矿石经精选、淘洗、粉碎、混合、搅拌、除铁质、压滤、陈腐、捏练等多道工序后,得到可用于制作瓷器的坯泥。
本发明坯泥采用现有技术,依据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所述胎用瓷土为灰色瓷土,该灰色瓷土的主要成分为磷、三氧化二铁、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使用灰色瓷土作为胎用瓷土,赋于瓷器以青绿颜色。
所述青瓷釉釉料的酸碱比为1:2~2.5,在该范围内得到的釉层透亮性好,玻璃质强,本发明配方主要以碱土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越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绍兴越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地砖的制备方法及防滑地砖
- 下一篇:一种防滑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