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3253.1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戴越繁;刘力;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功率因数 节点电压 充电 配电网 优化调控 可调控 运行特性 出行 交集 因数 安全稳定 充电需求 电压调控 调控模型 可调控性 无功补偿 行为特性 运行功率 充电机 行模式 求解 车主 停车 筛选 保证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方法,根据电动汽车出行行为特性,分析电动汽车可调控性,筛选出可调控电动汽车;针对可调控电动汽车,根据充电机变功率因数运行特性,确定满足车主停车与充电需求的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范围;选择充电机运行模式,根据充电机变功率因数运行特性,确定使电压调控效果最佳的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范围;对步骤三和四的范围取交集,确定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的可调控范围;建立节点电压调控模型,求解得到充电机的最佳运行功率因数,对节点进行无功补偿,完成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本发明能够准确体现电动汽车的出行规律,保证节点电压安全稳定且不降低配电网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网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枯竭以及环境持续恶化,电动汽车逐渐成为热点,国内一二线城市电动汽车的使用也日益普及,具有随机性、分散性特点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将成为一种新型负荷,极易造成峰上加峰,在负荷峰值时段引起配电网节点电压偏离标称电压程度更加严重,甚至使某些接入电动汽车的节点电压偏离标称电压程度超出允许范围,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当前,国内电动汽车的相关研究结合配电网验证了电动汽车无功补偿对节点电压有有益效果,但鲜有对实际出行行为特性的研究分析,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方法,能够准确体现电动汽车的出行规律,保证节点电压安全稳定且不降低配电网经济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电动汽车出行行为特性,分析电动汽车可调控性,筛选出可调控电动汽车;
步骤二、针对可调控电动汽车,根据充电机变功率因数运行特性,确定满足车主停车与充电需求的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范围;
步骤三、选择充电机运行模式,根据充电机变功率因数运行特性,确定使电压调控效果最佳的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范围;
步骤四、对步骤三和四的范围取交集,确定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的可调控范围;
步骤五、建立节点电压调控模型,求解得到充电机的最佳运行功率因数,对节点进行无功补偿,完成节点电压优化调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本发明考虑电动汽车的出行行为特性,使得对电动汽车可调控性的分析更接近于实际;(2)本发明基于充电机无功补偿的电压调控思想,通过有效调节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完成节点电压调控,能够保证节点电压安全稳定的同时不降低配电网经济性;(3)本发明采用免疫优化算法对节点电压调控模型进行求解,能够克服一般寻优过程中难以处理的早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配电网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方法流程图。
图2是工作区域出行时间概率分布。
图3是电动汽车充电机感性与容性运行特性。
图4是基于电动汽车无功补偿的电压调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电网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电动汽车出行行为特性,分析电动汽车可调控性,筛选出可调控电动汽车。以某工作区域内工作日车辆出入数据为基础,以15min为间隔,分别统计某月份的驶入时刻、离开时刻和停车时长的概率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驶入时刻在08:00左右和14:15左右存在两次高峰,离开时刻在12:00左右和18:00左右存在两次高峰,停车时长大多在6h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3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