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效光催化降解1;5-二羟基萘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3489.5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山;吕晓飞;张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C02F1/30;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羟基萘 光催化降解 制备 催化剂 化学法 物理法 降解 功能材料技术 光催化氧化 生物法处理 可见光 安全环保 催化效率 二次污染 处理量 生物法 再生 节约 | ||
一种用于高效光催化降解1,5‑二羟基萘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1,5‑二羟基萘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目前降解1,5‑二羟基萘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再生困难、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处理周期长降解效果不稳定,化学法费用高、处理量少。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安全环保、催化效率高、节约成本等优点,成为现阶段的前沿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见光下能高效光催化降解1,5‑二羟基萘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1,5-二羟基萘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含有酚类的污水中1,5-二羟基萘毒性大,污染环境并使人致癌、致畸、致突变,而它的氧化降解产物胡桃醌(5-羟基-1,4萘醌)不仅在食品和日用品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而且近年来在医学如抗病毒,抗肿瘤,抗癌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降解1,5-二羟基萘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利用吸附、萃取、汽提原理的物理法、利用微生物降解的生物法和利用电化学氧化、声化学氧化和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化学法。其中物理法再生困难、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处理周期长,采用的设备较大,降解物质单一具有局限性且降解效果不稳定,化学法中电化学氧化和声催化氧化技术存在设备较大,费用高、处理量少等缺点。光催化氧化技术是新近兴起的催化氧化技术,其主要优点包括安全环保、催化效率高、节约成本等,对于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中的1,5-二羟基萘进行光催化降解成为现阶段的前沿课题。
目前使用的降解1,5-二羟基萘光催化剂主要有贵金属类化合物、染料分子类化合物、卟啉配合物、卟啉类衍生物等。但贵金属类化合物与染料分子的降解率都较低,耗时长;卟啉配合物的研究尚浅,还需进一步优化,提高降解率。卟啉类化合物催化降解效率高,但单一的卟啉类化合物光催化降解1,5-二羟基萘仍然存在缺陷:溶液中存在供氧体时,分子态卟啉易发生自降解或不可逆的二聚反应,生成u-oxo二聚体,使卟啉分子的稳定性降低,因此卟啉作为光催化降解1,5-二羟基萘的催化剂需要解决其在光照下稳定性弱的问题。随着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不断发展,将两者反应通过静电作用或氢键相连。这两部分之间发生协同效应,既增强催化活性又可以提高稳定性。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光催化剂氧化性较强和化学活性高;低毒性,不污染环境;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不腐蚀设备。在多酸体系中加入有机基团,不仅可以增加了多酸阴离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使催化剂和底物分子充分接触,提高反应催化活性与选择性。除此之外,多酸阴离子与卟啉阳离子反应结合后,可见光照射下可以增强电子转移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对1,5-二羟基萘的降解存在设备较大、处理费用高、处理量少及降解效果不理想等缺点,提供一种可见光下能高效光催化降解1,5-二羟基萘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由卟啉高氯酸盐与Anderson型多酸离子作用而得。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卟啉与高氯酸作用制得卟啉高氯酸盐(图1),卟啉高氯酸盐再与Anderson型多酸通过离子键结合。
(2)卟啉高氯酸盐溶于10ml-20ml三氯甲烷中,不同金属的Anderson型多酸溶于10-30ml的乙腈中,将所得二溶液混合搅拌30min-50min,真空抽滤,再用三氯甲烷和乙腈洗涤,干燥得到催化剂。
(3)Anderson型多酸阴离子结构式为[XM6O18]n-,其中X 为I,Te,Al,Zn,Mn,Fe中的一种,M为 Mo,W或其中的一种。卟啉高氯酸盐中的卟啉阳离子为四苯基卟啉阳离子、四硝基苯基卟啉阳离子、四羟基苯基卟啉阳离子、3,4-二甲氧基苯基卟啉阳离子、四吡啶基苯基阳离子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3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