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芯片组、移动通信设备、天线隔离度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3689.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彰益;孙瑞廷;黄柏勋;温裕民;汪国杰;黄哲纬;曾鼎哲;卢彥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端口 天线隔离度 无线通信芯片组 检测 移动通信设备 无线信号 外部测试设备 信号强度确定 功率电平 自动检测 控制器 隔离度 发送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芯片组、移动通信设备、天线隔离度的检测方法。无线通信芯片组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经由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发送无线信号的功率电平,检测经由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接收的所述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功率电平和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之间的隔离度。本发明通过使用无线通信芯片组确定天线隔离度而无需设置外部测试设备,实现了天线隔离度的自动检测。本发明中检测天线隔离度的时间和成本可以显著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集成天线,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多天线系统中自动检测天线隔离度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普适计算和互联的需求不断增长,已经开发了各种无线技术,例如短距离无线(Short Range Wireless,SRW)技术和蜂窝技术。短距离无线技术的例子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技术、蓝牙(Bluetooth,BT)技术、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Energy,BLE)技术和Zigbee技术。蜂窝技术的示例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技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技术、增强型全球演进数据速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Evolution,EDGE)技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技术、码分多址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CDMA-2000)技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技术、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时分LTE(Time-DivisionLTE,TD-LTE)技术和高级LTE(LTE-Advanced,LTE-A)技术。
为了用户的方便和灵活性,现在大多数移动通信设备(例如智能手机、膝上型计算机、面板个人计算机(PC)等)配备有多个天线,用于改善无线收发的性能,以及用于支持不同的无线技术。为了满足用户对小型无线设备的需求,制造商已经尝试使移动通信设备中使用的天线小型化。为了小型化,天线被紧靠在一起,这使得它们容易相互干扰。因此,天线隔离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上,制造商必须手动设置外部测试设备以插入移动通信设备的控制接口。通过控制接口,测试设备可以监测施加到用于发送无线信号的一个天线端口的功率,以及监测在另一个天线端口接收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制造商可以使用这种监测结果来确定天线隔离度并为天线端口选择适当的配置。
然而,移动通信设备的控制接口经常隐藏在移动通信设备的外壳内部,为了测试,手动检测将不可避免地涉及破坏这些外壳。不利的是,用于检测天线隔离度的传统解决方案既费钱又耗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芯片组、移动通信设备、天线隔离度的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芯片组,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经由所述第一天线端口发送无线信号的功率电平,检测经由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接收的所述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功率电平和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之间的隔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3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