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1接口的互联网健康度评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4031.1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1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钟其柱;罗耀满;吴修权;郑颖航;黄志豪;梅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50 | 分类号: | H04L41/50;H04L41/5067;H04L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1 接口 互联网 健康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S1接口的互联网健康度评估方法及系统,能提高互联网健康度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包括:S1、获取历史一段时间内待评估地区的无线网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数据,基于所述数据确定出对互联网健康度正面影响程度最大的前第一数值个互联网业务;S2、基于所述数据对用户上网感知和所述前第一数值个互联网业务进行评估,得到用户上网感知评估结果和所述前第一数值个互联网业务评估结果;S3、利用所述用户上网感知评估结果和所述前第一数值个互联网业务评估结果对互联网健康度进行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1接口的互联网健康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以及竞争环境的日益加剧,用户对互联网的感知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互联网的真实质量的掌控对于运营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目前业界已有的解决方案如下所示:
1、一种移动互联网网络质量评估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案从用户感知、网络质量、资源均衡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从接入性、完成性、保持性三个角度对用户感知、网络质量进行分析,从时间和地域角度对资源均衡进行分析,通过多层面多角度量化分析指标,有效的评价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是否健康。但该方案对用户感知评估方法只能反映用户的业务使用感受,缺乏对整体互联网业务情况的分析,对互联网业务的真实质量不能很好的掌握。
2、一种网络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和装置:该方案将待测网络的m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状况参数划分为n个网络特征集合,并计算每个网络状况参数对应的子健康指数,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且n≤m;根据每个网络状况参数的子健康指数和预设的子权重系数计算出每个网络特征集合对应的中间健康指数;根据n个中间健康指数和预设的n个中间权重系数计算并显示所述待测网络的总健康指数,所述总健康指数用于表征所述待测网络的健康状态。该方案仅针对网络的特征参数进行相关的算法评估,无法对网络中各个节点进行评估,对网元的健康状况的评估的帮助很小。
3.网络健康度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案收集网络的多个特征值;为所述特征值的特征组合分别设定预置健康度;基于最大熵原理计算每个所述特征组合的最大熵值;将其对应的特征组合的预置健康度作为所述网络的健康度。该方案通过收集以往的网络状态,运用最大熵原理,针对当前网络运行特征得出目前网络整理运行状态,最终以健康度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了对网络健康度的评估,克服了人为评估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解决复杂网络情况下人工难以评判的难度。但是该方案主要根据网络的特征值来评估网络的健康度,未涉及用户面的数据,无法对用户上网的感知进行评估,且评估的准确度难以把握,影响对网络健康度的判断。
综上可知,目前业界针对网络的健康度评估的方法,通常结合网络的特征来评估互联网的健康度,没有结合上网业务的真实数据,其无法反映互联网业务的真实质量,往往导致监测结果与实际质量有所偏差,从而影响互联网健康度评估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S1接口的互联网健康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S1接口的互联网健康度评估方法,包括:
S1、获取历史一段时间内待评估地区的无线网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S1接口的数据,基于所述数据确定出对互联网健康度正面影响程度最大的前第一数值个互联网业务,其中,所述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和信令面数据;
S2、基于所述数据对用户上网感知和所述前第一数值个互联网业务进行评估,得到用户上网感知评估结果和所述前第一数值个互联网业务评估结果;
S3、利用所述用户上网感知评估结果和所述前第一数值个互联网业务评估结果对互联网健康度进行评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S1接口的互联网健康度评估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4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