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庭安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4099.X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0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晏菁;王冬菊;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4100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家庭安防系统 信号采集模块 用户终端模块 磁感应模块 探测灵敏度 安防监控 红外辐射 家庭安防 信号连接 照明模块 智能门锁 便利性 穿透力 双检测 热源 易被 光源 门窗 掩盖 监控 安全 | ||
本发明为一种家庭安防系统,属家庭安防技术领域。包括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信号采集模块、照明模块、智能门锁模块和用户终端模块;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和门窗磁感应模块的双检测,避免了单一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容易受到各种热源、光源的干扰,有着较差的被动红外穿透力,人体的红外辐射极易被掩盖,探测灵敏度低的缺陷,也提高了监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也使得安防监控不仅仅能够作为家庭的安全卫士,同时能够提高用户的生活便利性,整个系统更加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家庭安防系统,属于家庭安防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论是当下还是过去,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等所高度重视的话题,也一直是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所息息相关的问题。入室抢劫案件的发生不仅是对个人财产的侵犯,还有可能在与作案者发生冲突的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这都是大家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传统人们的家居安全保障工作主要是通过门窗和锁具还有防盗窗防盗网等机械式被动防护设备,或是采用的是将传感器安装在易发生险情的位置与监控摄像头相结合的方式,安装难度大,走线复杂,同时会破坏家庭的装修设计,很不美观;需要布置多个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才能有效的监测到家庭安全信息,费用较高。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是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更加高端的科技水平的基础上对安防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出实用,便民,性价比高的安防系统就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安防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家庭安防系统,包括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信号采集模块、照明模块、智能门锁模块和用户终端模块;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设置在多个门窗的预设位置,包括感应单元和网络摄像头;
所述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是否有人进入,将感应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中,其中,感应模块至少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门窗磁感应模块,用于采集人体信号和防盗门震动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
所述网络摄像机,用于采集所监控区域内的视频图像信息,并将所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输出至控制单元,所述感应单元感应到有人进入或门窗震动时,作为触发信号启动所述网络摄像机,使其对现场进行图像视频采集,并将所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输出至控制单元,
所述照明模块,包括均设置在灯以及灯光控制器,通过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家中的灯光开关;
所述智能门锁模块,用于控制门的锁定状态,包括外门锁、内门锁以及门锁控制器,所述门锁控制器与所述外门锁、所述内门锁以及所述控制单元均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产生门锁信号并向所述门锁控制器发送所述门锁信号,所述门锁控制器接收所述门锁信号后根据所述门锁信号分别控制所述外门锁的锁门状态以及所述内门锁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包含接收信息单元、处理中心单元及发送信息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因特网接入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接收信息单元接收所述感应单元的人体信号和门窗震动信号,触发网络摄像机启动进行现场图像采集,并传输到所述处理中心单元;
所述处理中心单元,接收所述接收信息单元采集的图像信息,以处理分析对比,并将处理分析后的预警信息传输到所述发送信息单元;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模块的灯光控制指令,驱动智能锁指令;所述处理中心单元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入侵信号数据。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有设定的身份配对表,所述身份配对表中排列有多个目标身份以及多个与所述目标身份一一对应的控制模式,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图像信息信号并根据从所述身份配对表中匹配出目标身份并进行存储。
所述发送信息单元通过所述处理中心单元的分析将对应的预警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4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煤机智能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倒闸原则的变电站五防校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