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死角分流板流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4237.4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沃海钢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面 球形凸起 流道 无死角 分流板主体 第二流道 第一流道 分流板 镶件 弧面配合 快速换色 模具生产 内壁两侧 生产过程 交汇处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死角分流板流道,包括分流板主体,所述分流板主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内壁两侧靠近第一流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形凸起和第二球形凸起,所述第一球形凸起和第二球形凸起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该无死角分流板流道,通过第一球形凸起上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配合第二球形凸起上的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使分流板主体上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交汇处达到无死角的目的,通过第三流道上的第一过度镶件和第二过度镶件配合第三过度镶件,从而实现了模具生产中快速换色并且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浪费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死角分流板流道。
背景技术
目前,热浇道系统中的流道设计和加工都是钻孔直接钻通,在交汇处形成死角造成塑胶残留,主要在黑色换为白色情况下,用大量的白色料去冲洗,但是无法洗到彻底,在生产白色产品时偶尔还会出现杂色报废件,另一种方式就是做两套热浇道系统,到要换色时将模具拆开把整套热浇道进行互换,体型较大的模具可能会因此耽误24小时以上的时间,加上模具重新上机后调试会浪费很多原料,对生产造成极大的浪费,无法达到在生产过程中快速换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死角分流板流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死角分流板流道,包括分流板主体,所述分流板主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内壁两侧靠近第一流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形凸起和第二球形凸起,所述第一球形凸起和第二球形凸起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所述第三流道的内壁靠近第一流道的一端固定镶嵌有第一过度镶件,所述第三流道的内壁靠近第四流道的一端固定镶嵌有第二过度镶件,所述第一流道与第四流道的内壁交汇处均固定镶嵌有第三过度镶件。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主体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度镶件靠近第一流道的一侧与第一流道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度镶件靠近第四流道的一侧与第四流道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度镶件、第二过度镶件和第三过度镶件的表面均为弧形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无死角分流板流道,通过第一球形凸起上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配合第二球形凸起上的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使分流板主体上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交汇处达到无死角的目的,通过第三流道上的第一过度镶件和第二过度镶件配合第三过度镶件,使第一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的交汇处达到无死角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模具生产中快速换色并且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浪费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流板主体、2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第三流道、5第四流道、6第一球形凸起、7第二球形凸起、8第一弧面、9第二弧面、10第三弧面、11第四弧面、12第一过度镶件、13第二过度镶件、14第三过度镶件、15第一固定通孔、16第二固定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沃海钢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沃海钢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4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