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6314.X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彭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务平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500 湖南省益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免耕 种稻 杂草 收割 稻田杂草 化肥农药 绿色健康 天然饵料 优质饵料 杀虫灯 天然的 饵料 稻鱼 翻耕 泥层 插秧 稻草 害虫 田埂 微生物 养鱼 平整 杀死 生态 栽种 水稻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本发明建立稻田稻鱼综合种养体系,稻田收割后至第二年插秧前处于深水养鱼的状态,使稻田不需要二次翻耕即可再次栽种水稻,鱼的活动会让稻田泥层日趋平整,而且鱼会吃掉所有稻田杂草和杂草的根和种子,每年收割后的稻草、田埂上的杂草、杀虫灯杀死的害虫、稻田滋生的各种微生物,都是天然的优质饵料,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增加渔产量,减少饵料投入,节约成本;本发明无化肥农药,产出绿色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种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种养是指充分利用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之间的关系,将水稻、黄鳝、鳖、小龙虾、鱼等动物放到同一块稻田里,充分利用其生物链和食物链关系,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的种养结合模式,禾花鱼,是团鲤的一个变种,又称禾花乌鲤﹑禾花鲤﹑乌鲤,属鲤科温水性鱼类,原产于广西桂林、全州,在原产地因以稻田禾花为食而得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养殖品种,深受养殖户及消费费者的喜爱。现在各地都已经进行了引进推广,在池塘、网箱、河道和稻田等各种水域中进行了大面积养殖,但以稻田养殖为正品,但现有的稻鱼综合种养还存在着产量低、技术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实现稻鱼综合种养高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选择:要求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排灌方便,往年无洪水侵入,耕作层较深、相对平整的低洼成片稻田;
(2)稻田改造:在稻田的排水口修筑堤坝和闸门,用密眼网做好防逃网,安置时呈弧形、凸面向内,并插入田泥15cm以上,堤坝应预留足够大的泄洪口,加深现有沟渠,挖出的泥巴加固田埂,稻田的四周田埂必须进行加高至40-60cm,田埂要捶紧夯实,防止崩塌漏水逃鱼达到5-10年不淤塞的要求,并与间杂在田间的水塘相连,然后播撒生石灰消毒,灌水旋耕止漏,根据稻田的形状在田间开挖成“田”字或“井”字形的田间沟,沟宽30cm,深10-20cm,面积少于稻田面积的1%,使洼坑、沟与沟都相通;
(3)插秧与施肥:
a、品种选择,选择耐肥力强、耐深水、抗倒伏、适应性强的紧穗型高产优质品种;
b、插秧:采用插秧机机插,行距30cm,株距12-15cm,每蔸插足5根苗;
c、施肥: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每亩播撒腐熟粉碎的牛粪500kg;禾苗返青时,每亩施有机肥25kg作追肥;
(4)苗种的放养与饲喂
a、鱼种放养:选择种质优良、个体均匀、无病无伤禾花鱼种,每亩放鱼种 800-1000尾,早、中稻在整田或插秧后放养,大规格鱼种则在禾苗返青时再放,让鱼种适应田水水温;鱼种出现不适应时,及时注入新水;做好鱼体消毒,将鱼种放在3-5%的盐水中消5-10分钟再放养;
b、饲养管理:在稻田禾苗抽穗扬花期间,除取食掉落在水中的水稻花粉、花瓣后,可适当的补充一些颗粒配合饲料,投喂饲料蛋白含量要求32%左右,每天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定点、定时、定量投喂;
(5)水稻病虫害防治: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每年每亩100kg生石灰插秧前稻田消毒,防控病害;
(6)日常管理
a、适时调节水深:在稻田养殖中保持有效水深,一般5-7天换水1次,开始水深保持10cm一直到禾发蔸,然后逐渐加深到15cm水深;7月份以后,田面保持15cm-20cm水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务平,未经彭务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