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筒式削面装置及其削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6699.X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岭 |
主分类号: | A21C11/22 | 分类号: | A21C11/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001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削面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一种滚筒式削面装置及其削面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和带轮传动滚筒固定在机架底座上,带轮传动滚筒通过传动带与电机连接,盛面滚筒套装在带轮传动滚筒的内表面上,将准备好的待削的面团贴在盛面滚筒的内表面上,电机快速旋转通过传动带带动带轮传动滚筒,在盛面滚筒快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盛面滚筒内壁凸起的平键槽的阻力的作用下将待削面团紧贴在盛面滚筒的内壁上,在盛面滚筒中心轴的方向上有一把进给削刀,能够沿盛面滚筒的轴向和径向移动,可以对贴在盛面滚筒内壁的待削面团进行切削,切削下来的面条沿削刀的圆弧面导向快速飞出。本发明的滚筒式削面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削面连续、速度快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削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筒式削面装置及其削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科学性更加重视,面食因其特有的营养成分和易于消化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面食的品种和做法很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普遍,刀削面因其中厚边薄、中部筋道、边缘滑嫩等优点而深受中外人们的喜爱。在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通过控制机器人支臂相对于刀具的移动距离来确定面条的厚度,因支臂的移动位移稳定性差,精确度低,并且没有措施对面胚进行塑型,可以导致生产出来的面条厚度不一,不利于面条的标准化以及烹饪,且效率不够快,难以满足消费者或面条销售或餐饮领域刀削面的销售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刀削面机的生产效率是制造厂家面临的新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削速度快和面条均匀的滚筒式削面装置及其削面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滚筒式削面装置,其特征是: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底座上,电机转轴的末端固定有带两个轮槽的V带轮,两滚动轴承固定在机架底座上的两轴承座上,带轮传动滚筒的两端固定在滚动轴承上,带轮传动滚筒通过两条V型传送带与电机连接,带轮传动滚筒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相同的平键,盛面滚筒套装在带轮传动滚筒的内表面上,盛面滚筒和带轮传动滚筒之间设置一个紧定螺钉,盛面滚筒的外表面有与带轮传动滚筒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平键相配合的且数量相同的键槽,键槽在盛面滚筒的内表面向内凸起,进给削刀位于盛面滚筒的一端的轴线方向,进给削刀包括刀柄、切削部分和面条导出部分;切削部分整体呈半圆弧面形,其可以沿盛面滚筒的轴向和径向进给。
优选的,所述的带轮传动滚筒的内表面沿轴向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相同的平键,所述的带轮传动滚筒的外表面沿轴向方向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带两个轮槽的V带轮。
优选的,所述的盛面滚筒的外表面有与带轮传动滚筒内表面的平键相配合的且数量相同的键槽,所述的盛面滚筒的两端有向内收缩的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的进给削刀的刀柄沿盛面滚筒的轴线方向,切削部分的一端固定在刀柄上,导出部分固定在切削部分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底座的上部有一个机架上盖,机架底座和机架上盖铰接安装。
一种应用前面所述的滚筒式削面装置的削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盛面滚筒从带轮传动滚筒上取下来,
②将准备好的待削面团紧贴在盛面滚筒内壁上的键槽棱上,
③面团随盛面滚筒通过键槽导向和端面收缩的圆弧面套装在带轮传动滚筒内表面上,安装上紧定螺钉,限定盛面滚筒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④开动电机带动带轮传动滚筒快速运转,待削面团在快速转动的盛面滚筒的离心力和盛面滚筒内表面凸起的键槽棱的阻力的共同作用下紧贴盛面滚筒的内壁,
⑤此时进给削刀通过轴向和径向的移动缓慢靠近待削面团,直至进给削刀的切削部分接触到待削面团,控制进给削刀径向的进给量达到切削出符合要求的面条,切削下来的面条通过进给削刀的导出部分导出盛面滚筒。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岭,未经李金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