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车身的可发光的柱装饰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7247.3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S.克莱因;C.威蒂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B60Q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任丽荣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构件 承载件 可发光 光输出耦合结构 机动车车身 侧向 车辆蓄电池 充电状态 塑料制成 透明塑料 优选应用 半透明 备选的 散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身、尤其用于A柱、B柱或C柱的可发光的柱装饰构件(10),所述柱装饰构件(10)具有由塑料制成的承载件(20)和至少局部布设在所述承载件(20)上的由半透明或透明塑料制成的外层(30),其中,所述承载件(20)的表面设有光输出耦合结构(21),沿侧向导入外层(30)中的光(L)通过所述光输出耦合结构(21)向外散射。本发明还涉及备选的可发光的柱装饰构件(10)的实施方案以及尤其用于指示车辆蓄电池的充电状态的优选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身、尤其用于A柱、B柱或C柱的可发光的柱装饰构件(或柱饰件,),所述柱装饰构件具有由塑料制成的承载件和至少局部布设在所述承载件上的由半透明或透明塑料制成的外层或者说覆盖层。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用于机动车的可发光的附件。用这样的可发光的附件能够产生发光效果、尤其可个性化设定的发光效果,这些发光效果迄今用机动车上的传统的发光装置无法实现。此外通过能够产生视觉信号(例如闪烁光)可以改善道路交通中的通信。
由文献DE 10 2011 115 685A1已知一种隔板,该隔板设有透明的区段,在透明的区段后布置有发光件。特别优选地,隔板和/或发光件可拆卸地固持在驾驶员侧车门和副驾驶侧车门上和/或后座车门上和/或B柱上。
文献DE 10 2016 001 053A1描述一种用于固定在车辆上的附件、尤其用于B柱的装饰件,其中,构成视侧的表层的材料至少局部设计为半透明和/或透明、传导光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光输出耦合结构,该光输出耦合结构能借助输入耦合并且穿过表层传导至光输出耦合结构的光进行发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身的可发光的附件,所述附件不具有或较少地具有至少一个伴随现有技术的缺点。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按照本发明的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柱装饰构件、按照本发明的具有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柱装饰构件和按照本发明的具有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柱装饰构件解决。通过权利要求9和10,本发明也扩展至按照本发明的柱装饰构件的优选应用上。由从属权利要求、以下的发明内容和附图得出本发明的优选的改进方案和设计方案。
根据权利要求1要求的变型规定,所述承载件的由外层覆盖的表面至少局部设有光输出耦合结构,沿侧向导入外层中的光通过所述光输出耦合结构向外、也就是说朝观察者的方向或者说朝远离车辆的方向散射。由此可以获得面状的发光效果。
优选地,所述承载件是塑料注塑件,其中,所述光输出耦合结构可以在注塑时一并制造并且由此与所述承载件一体式构造。备选地,光输出耦合结构可以在事后例如通过表面处理(例如用压印方法)制造。光输出耦合结构还可以设有光反射或光散射涂层。
由半透明(也就是说可透光)或透明(也就是说可透视)的塑料构成的外层或者说表层可以直接喷涂在所述承载件上。可以使用合适的附着力增强剂以便改善附着性。
此外,半透明或透明的外层可以富集有纳米颗粒,沿侧向导入外层的光附加地向外、也就是说朝观察者的方向散射。纳米颗粒类似作为体积散射器(Volumenstreuer)起作用。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柱装饰构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直接)沿侧向将光导入或输入耦合到所述外层中的光源。该光源优选是LED,并且尤其地,RGB-LED能够实现可调节的发光色彩以及流动的色彩过渡。原则上,从外部光源通过光导体缆线的(间接)光导入也是可行的。
根据权利要求6要求的变型规定,在所述承载件与所述外层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发光薄膜,所述发光薄膜能够实现面状的发光。这样的发光薄膜尤其是OLED薄膜。发光薄膜、尤其OLED薄膜优选具有可单独控制的例如以发光条形式的发光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