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护指纹识别装置的金属手机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7358.4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庆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18;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孔 固定盘 防护 遮板 金属手机外壳 指纹识别装置 指纹识别器 固定轴 转圈 使用者手部 左下角位置 边缘分布 固定防护 摄像头孔 下侧位置 右侧位置 防护沿 防滑纹 滑动槽 外壳背 滑槽 手机 遮盖 跌落 转动 穿过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护指纹识别装置的金属手机外壳,摄像头孔的下侧位置开设有指纹识别孔,指纹识别孔贯穿外壳的前后两侧端面进行布置,指纹识别孔的边缘分布有防护沿,指纹识别孔的右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指纹识别孔的左下角位置安装有固定轴,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固定轴穿过转圈进行安装,转圈通过连杆与遮板进行固定,遮板通过连杆与固定盘安装在一起,固定盘位于滑槽的位置,通过在指纹识别孔的边缘固定防护沿来实现对指纹识别器的防护,而遮板在固定盘转动的作用下实现对指纹识别孔位置的遮盖,进而实现对指纹识别器的防护,而外壳背面的防滑纹则增加了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力,防止手机跌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防护指纹识别装置的金属手机外壳,属于手机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是唯一的,依靠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我们才能创造指纹识别技术。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的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但是传统的指纹识别器存在容易损坏的问题,所以手机上的指纹识别器需要进行防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护指纹识别装置的金属手机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防护指纹识别装置的金属手机外壳,包括外壳、摄像头孔、滑动槽、固定盘、固定轴、指纹识别孔、防护沿、转圈、遮板以及连杆,所述外壳的上侧位置开设有摄像头孔,所述摄像头孔的下侧位置开设有指纹识别孔,所述指纹识别孔贯穿外壳的前后两侧端面进行布置,所述指纹识别孔的边缘分布有防护沿,所述指纹识别孔的右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指纹识别孔的左下角位置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轴穿过转圈进行安装,所述转圈通过连杆与遮板进行固定,所述遮板通过连杆与固定盘安装在一起,所述固定盘位于滑动槽的位置,所述外壳的背面位置分布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沿为一种采用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遮板的两侧端面分布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一种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遮板的直径与指纹识别孔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的下侧在滑动槽的内部进行上下方向的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可防护指纹识别装置的金属手机外壳,通过在指纹识别孔的边缘固定防护沿来实现对指纹识别器的防护,而遮板在固定盘转动的作用下实现对指纹识别孔位置的遮盖,进而实现对指纹识别器的防护,而外壳背面的防滑纹则增加了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力,防止手机跌落,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防护指纹识别装置的金属手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防护指纹识别装置的金属手机外壳中遮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防护指纹识别装置的金属手机外壳中连杆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摄像头孔、3-滑动槽、4-固定盘、5-固定轴、6-指纹识别孔、7-防护沿、8-转圈、9-遮板、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庆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庆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