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7561.1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勇;王宏斌;陈文胜;王耀斌;张海全;荆晓明;朱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李晓娟 |
地址: | 0304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药单元 快混池 煤气化 加药 出料管线 中水处理 预处理系统 烧碱 碳酸钠 镁剂 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活性微生物 反渗透膜 搅拌方向 生化处理 超滤膜 硅离子 胶体硅 顺时针 絮凝剂 右上角 出水 下角 | ||
1.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镁剂加药单元(1),絮凝剂加药单元(2),烧碱加药单元(3),碳酸钠加药单元(4),
所述镁剂加药单元(1)、烧碱加药单元(3)以及碳酸钠加药单元(4)的出料管线分别连接至第一加药快混池(5),按照第一加药快混池(5)顺时针的搅拌方向、所述碳酸钠加药单元(4)的出料管线位于第一加药快混池(5)的左上角,镁剂加药单元(1)的出料管线位于第一加药快混池(5)的右上角,烧碱加药单元(3)的出料管线位于第一加药快混池(5)的左下角;
第一加药快混池(5)的出液口连接至第二加药快混池(6),絮凝剂加药单元(2)的出料管线连接至第二加药快混池(6),第二加药快混池(6)的出液口连接至加药慢混池(7),加药慢混池(7)的出液口连接至反应池(10),反应池(10)的出液口连接至煤气化高密池(11),煤气化高密池(11)的出液口连接至中和池(12),中和池(12)连接有盐酸加药单元(13),中和池(12)的出液口连接于至少一个V型滤池(14)布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0)内被分隔板(8)分隔形成进水腔和出水腔,分隔板(8)底部与反应池(10)内部底面存在间距形成进水腔的出水口(9),反应池(10)的出水腔的其中一侧壁低于其他侧壁形成溢流口(15),溢流口(15)连通至煤气化高密池(11)内,所述反应池(10)的出水腔底部设有斜壁(16),斜壁(16)的坡底位于出水口(9)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溢流口(15)处的煤气化高密池(11)内上方设有分隔壁(17),分隔壁(17)将煤气化高密池(11)分隔成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溢流口(15)与煤气化高密池(11)的进液腔相连通,位于煤气化高密池(11)的出液腔的分隔壁(17)和出液腔周壁间布设有带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斜孔的过滤板(18),位于过滤板(18)上方的出液腔周壁上开有与中和池(12)相连通的溢流孔(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8)上表面高于溢流口(15)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斜孔所在的中心线与过滤板(18)底板的夹角为45~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斜孔呈蜂窝状排布于过滤板(1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化高密池(11)底部设有刮泥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化高密池(11)底部出泥口通过排泥管与污泥池(20)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煤气化中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加药单元的出料管线上至少并联有两台泵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5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的水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态保护用的湿地水源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