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谱石墨电极粉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7696.8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4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6 | 分类号: | B02C17/16;B02C17/24;B02C23/2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减震装置 梯形块 粉碎装置 光谱石墨 左右两侧 电极 环形槽 三角块 底端 相背 匹配 设备使用寿命 支撑柱顶端 底座顶端 粉碎效率 滚筒槽 两侧壁 支撑柱 出料 底壁 筒体 外壁 底座 堵塞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谱石墨电极粉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两侧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梯形块,所述梯形块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端与凹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块左右两侧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三角块,两个所述三角块相背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均延伸至与其相匹配的环形槽内且支撑柱的顶端中部均设有滚筒槽,两个所述环形槽均设置在筒体左右两侧的外壁上。本发明使用方便,粉碎效率高,节省时间,具备减震装置,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出料快且不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谱石墨电极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光谱石墨(spectragraphite)是指应用于光谱分析的高纯石墨。自1942年高纯石墨诞生,解决了石墨高温提纯技术,随后,光谱分析技术发展,各国相继研制生产了纯度更高的光谱石墨。工厂冶炼过程所需的原材料光谱石墨电极有粒度要求,需将光谱石墨电极进行粉碎处理,否则冶炼时,圆形光谱石墨电极不熔化,影响产品质量。目前一般传统的方法是用铁锤手工进行粉碎,因光谱石墨电极的硬度大,造成粉碎难度大,同时在粉碎时大量光谱石墨电极迸溅,造成原材料的浪费,若使用迸溅的光谱石墨电极被沾污,影响产品的质量,出料时同样易造成出料管堵塞,使得出料缓慢。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565130U公开了一种光谱石墨电极粉碎装置,包括电机、变速器和粉碎室,电机上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变速器上的第二皮带轮,变速器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通过链带连接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粉碎室内还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粉碎室内,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为啮合结构,粉碎室顶部设有进料口。
现有的光谱石墨电极粉碎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装置造价成本高,粉碎效率低下,粉碎不彻底,加工时间长,缺乏减震装置,物料粉碎完成后出料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谱石墨电极粉碎装置,具备使用方便,粉碎效率高,节省时间,具备减震装置,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出料快且不易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粉碎效率低下,粉碎不彻底,加工时间长,缺乏减震装置,物料粉碎完成后出料易堵塞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谱石墨电极粉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两侧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梯形块,所述梯形块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端与凹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块左右两侧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三角块,两个所述三角块相背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块顶端设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均延伸至与其相匹配的环形槽内且支撑柱的顶端中部均设有滚筒槽,两个所述滚筒槽内均设有滚轴,两个所述滚轴上均套设有滚筒,两个所述滚筒顶端与环形槽的顶壁相抵,两个所述环形槽均设置在筒体左右两侧的外壁上,所述筒体左侧下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端同轴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顶端传动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套设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右端贯穿筒体左侧壁并延伸至筒体内的右侧壁上,所述搅拌轴的中部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筒体右端中部与大型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大型电机右端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左侧下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底端中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出料管左侧设有激振器,所述激振器设置在筒体上;所述筒体顶端左侧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端设有挡板,所述筒体顶端中部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底端设有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筒体的顶壁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上部均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相向的一端均与梯形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下部两侧均设有夹板,四个所述夹板均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