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7901.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8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耿杰忠;张军;江龙跃;刘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卢杰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生产 装置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的玻璃生产装置包括供料流道和下拉通道,供料流道的出料端与下拉通道的进料端相互连通;在供料流道与下拉通道的连通区设有溢流唇砖和轴向水平布置的成型辊,溢流唇砖的唇根部与供料流道的底部相衔接,并且溢流唇砖的唇口部位于成型辊的上方;当供料流道内的玻璃液经溢流唇砖的唇口部溢流出、且落到匀速转动的成型辊上时,玻璃液在成型辊辊面的牵引下、且在玻璃液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于成型辊的下方切线处垂延形成一熔融玻璃带,熔融玻璃带在下拉通道内下行并冷却成平板玻璃。本发明能够生产出大板宽、高表面质量、双表面无需处理的的平板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超薄玻璃广泛用于各类显示屏的基板或盖板,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的产品。目前生产工艺主要有浮法(含微浮法)、狭缝下拉法及溢流下拉法,但仅溢流下拉法生产的产品质量最高,且两表面均不需处理;浮法、微浮法生产的产品锡液面需处理(磨、抛),狭缝下拉法生产的产品两面均需处理(退火后火抛光)。
溢流下拉法、狭缝下拉法不仅有专利壁垒、很高的设备投资门槛,而且也存在不足,如溢流法存在受限于板宽方向上的设备承重及变形影响,狭缝下拉法同样存在铂合金容器狭缝在宽度上的承重变形问题。
浮法或微浮法生产的玻璃板的锡液面通常需要磨抛、减薄二次加工,成本高且影响强度,不能生产高熔点玻璃,在本身强度或二次强化后的强度上难以满足高档超薄玻璃的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能够生产出大板宽、高表面质量、双表面无需处理的的平板玻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生产装置,包括供料流道和下拉通道,供料流道的出料端与下拉通道的进料端相互连通;在供料流道与下拉通道的连通区设有溢流唇砖和轴向水平布置的成型辊,溢流唇砖的唇根部与供料流道的底部相衔接,并且溢流唇砖的唇口部位于成型辊的上方;
当供料流道内的玻璃液经溢流唇砖的唇口部溢流出、且落到匀速转动的成型辊上时,玻璃液在成型辊辊面的牵引下、且在玻璃液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于成型辊的下方切线处垂延形成一熔融玻璃带,熔融玻璃带在下拉通道内下行并冷却成平板玻璃。
优选地,所述溢流唇砖的上表面高度从唇根部至唇口部逐渐升高,并且溢流唇砖的唇口部下表面为与成型辊辊面相互匹配的凹弧面。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板跟冷却器;当玻璃液于成型辊的下方切线处垂延形成一熔融玻璃带时,所有板跟冷却器均布在熔融玻璃带的相对两面附近区。
优选地,所述成型辊的外部和/或成型辊的内部设有加热器。
优选地,还包括速度调节器,速度调节器用于控制所述成型辊的转速。
优选地,所述供料流道、下拉通道分别设有保温加热调节系统。
优选地,所述下拉通道内设有拉引装置,拉引装置用于拉引熔融玻璃带和/或平板玻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玻璃生产装置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调整供料流道的宽度,使供料流道的宽度与所要生产的平板玻璃的宽度相互匹配;
将玻璃液引入供料流道,调节供料流道内、且沿供料流道前进方向变化的温度;
调节成型辊的转速和成型辊辊面的温度,使玻璃液始终裹满成型辊辊面、且于成型辊的下方切线处垂延形成一熔融玻璃带;
调节下拉通道内、且沿下拉通道前进方向变化的温度,使熔融玻璃带在下拉通道内逐渐冷却成平板玻璃。
优选地,所述成型辊辊面的温度为1100-1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