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以及在稠油油藏开采中的应用和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8210.2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6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娟;王征;李伟;王秀;罗咏涛;江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降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油油 开采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稠油降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以及在稠油油藏开采中的应用和开采方法,所述稠油乳化降粘剂含有: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碱、助剂和水;其中,所述助剂选自聚丙烯磺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次磷酸钠和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稠油乳化降粘剂特别适用于乳化胶质含量大于30重量%同时沥青质含量大于30重量%的特稠油和超稠油的乳化降粘,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达到稠油乳化降粘的目的,且使用浓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稠油降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以及在稠油油藏开采中的应用和开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胶质沥青质含量特超稠油的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特超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以及在稠油油藏开采中的应用和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乳化降粘法因具有现场实施可操作性强、技术灵活多样、对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而成为目前开采稠油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指通过乳化降粘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稠油从油包水的乳化状态转变为水包油乳状液,大幅度降低粘度,实现正常开采。
随着稠油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化,乳化降粘剂的使用效果通常还会受到稠油物性和地层条件的影响。根据50℃时稠油粘度的大小,可将稠油分为普通稠油(粘度10000mPa·s)、特稠油(10000mPa·s 粘度50000mPa·s)和超稠油(50000mPa·s粘度)。高盐高粘条件使得乳化剂的加剂量变大,降粘效果变差甚至失效,乳化降粘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的新疆、胜利、中原等油田已发现的油藏,有相当一部分稠油的胶质、沥青质含量很高,当胶质和/或沥青质含量大于30重量%时,它在油水界面形成很强的吸附膜,界面膜的强度很高,乳化降粘剂分子很难在油水界面取而代之使稠油乳状液发生转相从而降低粘度。
目前,油田常用的乳化降粘剂中,文献报道和实际应用较多的乳化剂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的复配物,虽然有较好的乳化降粘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不适用特超稠油、不适用高胶质沥青质稠油、使用浓度高、成本高等缺点,例如:
CN1778862A公开了一种稠油乳化降粘剂,该稠油乳化降粘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的复配物。虽然该乳化降粘剂具有很高的抗盐性能,但是对于沥青质含量超过30重量%的稠油,该复配物仍然不适用。
CN102876310A公开了一种稠油乳化降粘剂,该稠油乳化降粘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型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和C1-C8醇的复配物。在0.01-5重量%的加剂量下能乳化沥青质含量大于30重量%的超高粘度稠油,或者胶质含量高于30重量%同时沥青质含量低于10重量%的超高粘度稠油。但是,该乳化降粘剂对于高胶质同时高沥青质的稠油的乳化降粘效果并未提及,且该方法所用非离子-阴离子型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成本较高。
CN104099078A公开了一种高沥青质深层超稠油井筒乳化降粘剂,该乳化降粘剂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可溶于高矿化度的地层水或含油污水中,与沥青质相亲相溶,可有效降低深层超稠油在井筒的举升粘度,满足井筒常规举升开采的需求。但其对于高胶质同时高沥青质稠油的乳化降粘效果并未提及,且所用乳化降粘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针对性降低超特稠油和胶质以及沥青质含量高的稠油粘度的稠油乳化降粘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以及在稠油油藏开采中的应用和开采方法,该稠油乳化降粘剂能乳化胶质含量大于30重量%同时沥青质含量大于30重量%的特超稠油,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达到稠油乳化降粘的目的,且使用浓度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8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砂工作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超宽吸收放射差的纳米晶及其制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