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均衡数据集的文本分类方法、文本分类器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8347.8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煌;吴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K9/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魏兰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衡 数据 文本 分类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均衡数据集的文本分类方法、文本分类器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训练分类模型的数据集;根据文本数据标注的类别信息,确定每一文本数据为多数类样本或少数类样本;计算多数类样本数量和少数类样本数量之间的比值,得到不均衡倍率;对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样本点以映射成向量空间;基于预设插值策略、不均衡倍率以及各个样本点,得到插值样本后,更新数据集;以更新的数据集为训练样本集,训练分类模型;获取待测文本数据,并将待测文本数据导入至训练完成的分类模型中进行分类,以得出待测文本数据属于何种类别,作为分类结果。本发明不仅能够扩大少数类样本及其边界区域,还有效提高模型的分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本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均衡数据集的文本分类方法、文本分类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面对海量文本数据,诸如用户发表或反馈的评论等急剧增加,自动文本分类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机器学习方法逐渐被应用到文本分类技术中,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都是基于数据均衡情况下实现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大部分数据分布不均衡,导致文本分类方法效果较差。在面对数据不均衡问题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算法层面,二是取样层面,从而达到类均衡,进而提高文本分类的精确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均衡数据集的文本分类方法、文本分类器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传统分类方法面对不均衡数据集的局限性,从而提高文本分类的精确度和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均衡数据集的文本分类方法,所述不均衡数据集的文本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于训练分类模型的数据集,其中,所述数据集包括多个已标注的文本数据;
根据文本数据标注的类别信息,确定每一文本数据为多数类样本或少数类样本,并计算多数类样本数量和少数类样本数量之间的比值,得到数据不均衡倍率;
对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样本点以映射成向量空间,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语料处理和特征向量处理;
在所述向量空间中,基于预设插值策略、所述数据不均衡倍率以及各个样本点,得到插值样本后,更新所述数据集;
以更新的所述数据集为训练样本集,训练分类模型;
获取待测文本数据,并将所述待测文本数据导入至训练完成的分类模型中进行分类,以得出所述待测文本数据属于何种类别,作为分类结果。
优选地,所述根据文本数据标注的类别信息,确定每一文本数据为多数类样本或少数类样本,并计算多数类样本数量和少数类样本数量之间的比值,得到数据不均衡倍率包括:
根据文本数据标注的类别信息,将所述文本数据划分为多数类样本和少数类样本,并打上标签;
分别统计标签为多数类样本的文本数据的数量,以及标签为少数类样本的文本数据的数量;
基于统计的数量,计算多数类样本数量和少数类样本数量之间的比值,得到数据不均衡倍率。
优选地,所述对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样本点以映射成向量空间,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语料处理和特征向量处理包括:
对文本数据进行语料处理,得到若干词条,其中,所述语料处理包括格式统一、分词和去除无关字符;
采用Word2Vec对若干词条进行特征提取和平均值计算,得到的句向量作为文本数据的样本点;或
采用TFIDF对若干词条进行特征权重计算,得到特征值,并采用卡方检验对所述特征值进行选择后,将选择的特征值作为文本数据的样本点;
将各文本数据对应的样本点映射成向量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8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