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8557.7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钦;陈婷;李沁愉;傅杰;李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5/06 | 分类号: | F25B15/06;F24D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交换系统 热交换系统 供能系统 供热源 供冷 冷源 输出 供热 输出稳定 用户终端 可调节 供能 缓冲 可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能系统,将不同供热源的供热输出到热交换系统中、不同供冷源的供冷输出到冷交换系统中进行缓冲,当供热、供冷量超过或不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时,可相应的关闭或开启副供热源、副供冷源,再通过热交换系统、冷交换系统向用户终端进行输出,使得供能的输出稳定、可控、可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能源领域的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以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动力装置发电,再利用其余热给建筑供冷、供热。由于对天然气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应用,且分布式能源可用于调峰,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并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但当三联供系统无法满足用户的供热、供冷需求时,需要设置补充供热源、供冷源为用户供热、供冷。将三联供系统的供热、供冷与补充设置的供热源、供冷源整合,以便向用户输出稳定、可控的供热、供冷,是技术人员的主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供能系统,它的能够整合不同供热源、供冷源的输出供能,并且其输出可控、可调。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供能系统,包括供热系统和供冷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向客户终端输出热水,所述供冷系统向客户输出冷水;
所述供热系统包括一个主供热源和至少一个副供热源,所述主供热源和所述副供热源的输出端相互连接并通过一次水管与热交换系统连接,所述热交换系统通过供水管与所述客户终端连接,所述客户终端通过回水管分别与所述主供热源和所述副供热源连接;所述一次水管通过分流水管与所述回水管连接;
所述供冷系统包括一个主供冷源和至少一个副供冷源,所述主供冷源和所述副供冷源的输出端相互连接并通过一次水管与冷交换系统连接,所述冷交换系统通过供水管与所述客户终端连接,所述客户终端通过回水管分别与所述主供冷源和所述副供冷源连接;所述一次水管通过分流水管与所述回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供热源为三联供装置的余热炉。
进一步的,所述副热源为燃气锅炉。
进一步的,所述主供冷源为三联供装置的吸收式制冷器。
进一步的,所述副供冷源为电动离心式制冷器。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水管与所述一次水管的连接部设有蝶形阀。
本发明的一种供能系统,将不同供热源的供热输出到热交换系统中、不同供冷源的供冷输出到冷交换系统中进行缓冲,当供热、供冷量超过或不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时,可相应的关闭或开启副供热源、副供冷源,再通过热交换系统、冷交换系统向用户终端进行输出,使得供能的输出稳定、可控、可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供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供能系统,该供能系统为与三联供装置结合的供能系统,包括供热系统和供冷系统,其供热系统的主供热源为三联供装置的余热炉11,其副供热源为两台并联设置的燃气热水锅炉12;其供冷系统的主供冷源为三联供装置的吸收式制冷器21,其副供冷源为两台并联设置的电动离心式制冷器22。供热系统向客户终端输出热水,供冷系统输出冷水。
余热炉11和燃气热水锅炉12的输出端相互连接并通过一次水管31与热交换系统连接41,热交换系统41通过供水管32与客户终端5连接,客户终端5通过回水管33分别与余热炉11和燃气热水锅炉12连接;一次水管31通过分流水管34与回水管3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8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