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滑防遮蔽的光伏地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9044.8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杰;张景;张贤鹏;许炜;鲁越晖;艾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H02S20/10;H02S40/30;H01L31/0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刘诚午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组件 支撑架 凸形卡槽 遮蔽 光伏电池组 容纳槽 下面板 防滑 贯通 光伏电池片 旁路二极管 支撑架顶部 并联连接 底面内凹 发电性能 反向连接 固定辅件 光伏电池 技术难题 行走安全 电池片 防滑纹 间隔件 上面板 透光 并联 堵头 光伏 内凹 齐平 支撑 匹配 太阳能 地板 发电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滑防遮蔽的光伏地板,包括位于顶部的若干光伏组件、位于相邻光伏组件之间的间隔件、位于底部的支撑架、位于两侧的堵头和固定辅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与光伏组件尺寸相匹配的凸形卡槽,凸形卡槽的侧面内凹形成贯通支撑架的第一容纳槽,凸形卡槽的底面内凹形成贯通支撑架的第二容纳槽;所述光伏组件包括透光上面板和支撑下面板,光伏电池组安装在支撑下面板上;所述光伏电池组包括两个以上并联连接的光伏电池片,还并联有与光伏电池电池片反向连接的旁路二极管;所述支撑架顶部与光伏组件齐平且设有防滑纹。在提供摩擦力、保障行人行走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地面太阳能进行发电,并解决部分遮蔽导致系统发电性能受影响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防遮蔽的光伏地板。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电站的推广,除组件以及原材料资源等因素外,考虑并网和光伏利用的便捷性,安装光伏电站的场地已经成为光伏技术推广的重要瓶颈和资源。分布式光伏电站由于规模灵活、并网方便、就近用电等特点,成为今年发展和关注的重点。考虑阳光利用以及现有组件发电技术,分布式光伏电站通常集中在屋顶、水面、山林等非活动及通行区域,并通过支架、配件进行固定安装。而鲜有直接应用于地面的光伏发电技术。
这一方面是考虑太阳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光伏组件技术。目前的光伏发电技术,采用的半导体光电转换器件、产生直流低压电,组件内通过光伏电池片的串、并联进行电压抬升、电流汇集,多个组件之间也需要进行串并联才能最后通过逆变器并入交流电网。在组件表面存在遮挡(如周围物体的阴影、落叶、鸟粪、抛洒物等)时,被遮蔽区域的光伏电池呈现不工作的开路状态,其光生电流几乎为零。而串联器件的最大电流受限于串联元件的最小电流值,因此,这种遮蔽会导致被遮蔽组件所涉及的串联回路无法工作并影响组件整体工作电流,进而影响串联的多个组件工作电流,从而降低发电效率。同时,被遮蔽的电池还会呈现电阻特性、消耗周围电池电能并升温,进一步影响电池及组件寿命,这种现象在光伏技术中称为“热斑效应”。
传统光伏应用中,多会通过选择安装位置(如无遮挡的屋顶),可以减少遮蔽物产生几率,再结合监控和定期清洁,清除落叶、鸟粪、抛洒物等因素,减少热斑效应发生几率、确保组件正常发电。
相比于屋顶而言,地面包括道路、广场、人行道、公园小径等具有更多的面积,光伏应用潜力巨大。但首先要克服遮蔽问题,同时对于通行的地面还需要考虑承重、排水、防滑等因素,以保障光伏组件正常工作。
目前地面利用太阳能发电主要为太阳能地砖灯、或小型离网式试验;大规模道路发电的太阳能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
(1)公开号为CN106400637A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层状结构太阳能地板,包括分为阳板、阴板、阴阳板、接线盒和控制装置等,利用9块拼接在一起的太阳能阴板、阳板、阴阳板和其他部件构成一个整体。并可以设置LED部件进行信息显示。该发明提及了信息显示、电气连接、雨水渗透处理、与底部钢架/多孔水泥板衔接安装等内容。
(2)公开号为CN104652767A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智能发光地板,采用多层结构设计了压电与太阳能互补的自动充电功能,并可提供LED点亮模块及单片机控制单元等功能。
(3)公告号为CN202881800U的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基于塑木拼装地板的太阳能灯,通过在拼装塑木地板顶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及发光光源。
上述专利均不涉及产品结构间的串并联设计和并网发电,因此只能作为为离网应用,且未作防滑处理方案,也不涉及防遮蔽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9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地板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搭接式拼装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