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重组竹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9897.1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1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漫平;于海霞;周侃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32B9/02;B32B9/04;B32B7/12;B32B38/16;B32B37/12;B32B37/10;B32B37/06;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旧板 胶合板 再生 竹胶合板 重组竹 锯解 等宽 制造 铺装 芯层 预处理 竹帘 紧密排列 上下表面 上下对称 重新组装 竹胶模板 竹席 胶膜板 竹帘层 竹席层 板条 板芯 多块 锯切 热压 砂光 新板 新组 选料 原板 加工 垂直 废弃 新鲜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重组竹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上下对称铺装的竹席层、竹帘层和内部等宽锯解旧板芯层,等宽锯解旧板芯层由多块以旧板条的宽度为厚度方向重新组装的旧板条构成。其制造方法包括选料、预处理、旧板条锯解、铺装及重组加工。本发明中的再生重组竹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废旧、废弃竹胶模板或竹胶合板为原料,经过挑选、锯切、砂光等工序,将旧板制成板条单元,将其原板面方向与重组板面呈垂直紧密排列,组成上下表面均为新鲜材面的板芯,上下覆以竹帘、竹席并经热压而成,使竹胶合板或竹胶膜板得以再生。再生重组的竹胶合板经过结构新组设计,纵向强度大于新板胶合板,加工成本显著减少,且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胶合板、竹集成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重组竹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竹胶合板、竹集成材材质坚韧、防潮耐腐、耐热耐寒、纹理美观,具有素雅、朴实的民族风格,其硬度及强度远高于木材,用途十分广泛,如用于车厢底板、建筑模板、室内棚顶材料、室内家具装饰装修等,尤其适用于室外高强度场所,广受消费者喜欢。传统竹胶合板采用竹帘竹席或竹帘交错铺装,竹帘竹席经施胶后难以分离,因此板材废旧后难于再利用。而新鲜竹材的砍伐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加工成本不断提升。废旧板材经过使用出现表面磨损、开胶甚至断裂、分层等导致使用性能下降,但其力学强度损失较小,许多旧竹胶合板或竹集成材仍保持较高强度。由于没有再利用途径,企业基本作为燃料燃烧,导致优质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重组竹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竹胶合板或竹胶膜板得以再生,再生重组竹胶合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达到产品标准要求,加工成本显著减少,且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了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重组竹胶合板,包括胶连接的竹席层、竹帘层和等宽锯解旧板层,所述等宽锯解旧板层两侧对称依次铺设所述竹帘层和竹席层,所述等宽锯解旧板层由多块以旧板条的宽度为厚度方向重新组装的旧板条构成。
可选的,所述等宽锯解旧板层的旧板条为等宽锯解后的废旧、废弃竹胶模板或竹胶合板。
可选的,所述竹席层采用酚醛树脂浸渍竹席层,所述竹帘层采用酚醛树脂浸渍竹帘层。
可选的,所述再生重组竹胶合板的外侧安装有加固装置。
可选的,所述竹席层和竹帘层的层数大于等于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再生重组竹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再生重组竹胶合板,包括以下步骤:(1)废旧板芯初选:以废旧、废弃竹胶模板或竹胶合板为原料并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分类标准按本申请书中表1);(2)废旧板芯预处理:对初选原料进行表面砂光,去除表面杂物、灰尘等污渍及金属等异物,将所述原料四边破损部分锯除;(3)板条锯解:对预处理后的废旧板芯进行等宽锯解、砂光,获得具有新鲜材面的等宽板条;(4)板条施胶:对等宽锯解旧板层采用喷涂方式进行四面施胶,所述胶黏剂为酚醛树脂;(5)竹帘竹席层施胶:竹帘层、竹席层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制备,采用酚醛树脂进行浸渍施胶;(6)陈放干燥:对施胶后的原料进行低温干燥处理,蒸发多余的水分;(7)板芯铺装:将等宽锯解后的旧板条以其宽度为厚度方向重组铺装;(8)重组热压:从下到上逐步铺装竹席层、竹帘层、等宽锯解板条层、竹帘层、竹席层,进入压机进行热压成型;(9)后处理:对热压板坯进行四面刨切、倒角、砂光后续处理。如特殊用途需要,可在成型的再生重组竹胶合板外侧进行强化固定处理。
可选的,步骤(1)的选料过程中的初步筛选是对表面分层、腐朽面积超过20%的废旧竹板材要剔除,然后按照原料的规格尺寸进行分组;步骤(4)-(8)中的重组加工,其加工过程为先将原料的边缘进行锯解、去除,露出内部新鲜的材面,然后在铺装后进行热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9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