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用复配杀虫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0043.5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扬展新材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N63/00;A01N43/824;A01N43/16;A01N43/12;A01N43/90;A01P1/00;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配杀虫剂 八角茴香精油 苏云金杆菌 井冈霉素 壳聚糖 苦皮藤 微乳剂 噻菌铜 复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生态环境影响 稻纵卷叶螟 印楝素乳油 水稻 白叶枯病 抗菌抑菌 杀虫作用 乙醇溶液 增效作用 杀虫剂 二化螟 三化螟 稳定剂 虫害 雪松 大螟 精油 灭杀 农作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用复配杀虫剂,包含以下各组分原料:噻菌铜、井冈霉素、苦皮藤素微乳剂、印楝素乳油、八角茴香精油、雪松精油、苏云金杆菌、壳聚糖、助剂、稳定剂、余量为90%的乙醇溶液。本发明的复配杀虫剂采用噻菌铜、井冈霉素、苦皮藤素微乳剂等作为基础成分,复配苏云金杆菌、壳聚糖、八角茴香精油等,其复配后的杀虫剂既有杀虫作用又有抗菌抑菌等作用;其对引起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的虫害,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均具有灭杀增效作用,而且针对性强,对农作物等无害,使用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用复配杀虫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粮食种植更是国之基础。大米作为食用的主食之一,因而水稻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国民的生存和健康安全问题。但是,水稻种植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轻者影响水稻的产量,重则水稻直接致死并引起虫灾。为追求水稻的正常生长需要,水稻种植中会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虽然能够防治病虫害、保护作物,但是农药残留、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农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而且农药的长期使用,会使虫害产生抗药性,导致后期的农药效率越来越低。长此以往,后果不仅是对人体家畜存有巨大的潜伏性危害,还直接影响着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引发人和生态环境的非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用复配杀虫剂,其采用噻菌铜、井冈霉素、苦皮藤素微乳剂等作为基础成分,复配其他杀虫抑菌成分,针对性强,对农作物和人畜等安全无害,且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稻用复配杀虫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
噻菌铜14-20%、井冈霉素5-10%、苦皮藤素微乳剂5-8%、印楝素乳油10-15%、八角茴香精油1-1.5%、雪松精油0.8-1.3%、苏云金杆菌12-18%、壳聚糖0.1-0.3%、助剂8-12%、稳定剂0.5-1.5%、余量为90%的乙醇溶液。
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防腐剂和增效剂。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醚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所述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和烷基二聚氧乙烯磺酸钙盐的复配物;其中,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和烷基二聚氧乙烯磺酸钙盐按质量比为(1.8-3):1。
所述防腐剂选自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的复配物;其中,丙酸钙和山梨酸钾按质量比为1:(1.2-1.8)。
所述增效剂为农药增效剂和抗菌增效剂。
所述助剂中,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防腐剂和增效剂的质量比为1:(0.8-1.2):(0.1-0.3):(0.1-0.3)。
所述稳定剂为蓖麻油和/或环氧大豆油。
所述井冈霉素为3%井冈霉素,苦皮藤素微乳剂为0.15%苦皮藤素微乳剂,印楝素乳油为0.3%印楝素乳油,八角茴香精油为3%八角茴香精油,雪松精油为2%雪松精油,苏云金杆菌为8000IU/mg苏云金杆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复配杀虫剂采用噻菌铜、井冈霉素、苦皮藤素微乳剂等作为基础成分,复配苏云金杆菌、壳聚糖、八角茴香精油等,其复配后的杀虫剂既有杀虫作用又有抗菌抑菌等作用;其对引起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的虫害,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均具有灭杀增效作用,而且针对性强,对农作物等无害,使用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中,各种原料均为市售品。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扬展新材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扬展新材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0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林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捕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