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中框加工工艺、移动终端中框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1632.5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方高明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边框 弯折部 内表面 市场竞争力 加工余量 制造成本 板连接 常规的 预留的 中边框 大块 去除 余料 申请 加工 配合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中框加工工艺、移动终端中框及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中框中,边框由第一弯折部及与第一弯折部相互配合的第二弯折部共同围成,同时边框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凹槽,中板连接于凹槽内,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只需要对边框的外表面预留的较小加工余量及内表面的凹槽进行CNC加工,相比常规的采用CNC工艺去除大块型材上余料的方式得到整个边框的加工方式,本申请中边框的CNC加工时间将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中框的CNC时间,降低了移动终端中框的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中框加工工艺、移动终端中框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和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中,通常采用移动终端中框结构,该种结构的移动终端中框包括中板和边框。一般地,通过采用CNC工艺去除型材上余料的方式得到整个边框,再将边框与中板通过铆接、销钉铆接、焊接、螺丝等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加工工艺存在CNC工艺加工时间过长和成本过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移动终端中框加工工艺、移动终端中框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移动终端中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围成边框,所述边框的内表面上具有凹槽;
将中板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将熔融的塑胶注射至所述中板与所述边框之间缝隙中;
冷却并对成型后的移动终端中框进行表面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及所述第二弯折部均呈“U”字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围成边框,所述边框的内表面上具有凹槽的步骤包括:
通过切割板材或挤压成型获得长条状边条;
将所述长条状边条弯折得到所述第一弯折部及所述第二弯折部;
在所述第一弯折部上铣出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弯折部上铣出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所述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围成边框,所述边框的内表面上具有凹槽的步骤包括:
通过切割板材或挤压成型获得长条状边条;
在所述长条状边条上形成浅槽;
将所述长条状边条弯折得到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
将第一弯折部的浅槽进行再加工得到第一凹槽,将第二弯折部上的浅槽再加工得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所述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围成边框,所述边框的内表面上具有凹槽的步骤包括:
通过切割板材或挤压成型获得长条状边条;
将所述长条状边条弯折以使其横截面呈“C”字形结构;
将所述长条状边条弯折以得到“U”字形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弯折部上形成有第二凹槽;
将所述中板连接于所述凹槽内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中板的一端导入所述第一凹槽;
将所述中板的另一端导入所述第二凹槽;
将所述中板与所述边框压合铆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板通过模内压铸工艺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1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机的混合天线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