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污混合纺织装饰布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1881.4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8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谢菊根;张勤;王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超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4;B32B27/12;B32B9/02;B32B9/04;B32B27/36;B32B15/02;B32B15/14;B32B15/09;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料 布料 棉涤混纺 经线 混纺布料 经线纬线 镀银 纬线 网状透气层 混合纺织 装饰布料 编织 表面层 基料层 里衬层 防污 镀银尼龙纤维 抗静电性能 尺寸稳定 从上至下 涤纶纤维 依次设置 防辐射 混纺丝 除臭 耐磨 透气 杀菌 | ||
1.一种防污混合纺织装饰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面层、网状透气层、基料层和里衬层,所述基料层采用镀银布料,镀银布料通过经线纬线编织而成,所述镀银布料的经线用料和纬线用料均为镀银尼龙纤维;所述里衬层采用棉竹混纺布料,所述棉竹混纺布料通过经线纬线编织而成,所述棉竹混纺布料的经线用料和纬线用料均为棉竹混纺丝;所述网状透气层采用涤纶纤维制成;所述表面层采用采用棉涤混纺布料,所述棉涤混纺布料通过经线纬线编织而成,所述棉涤混纺布料经线用料和纬线用料均为棉涤混纺丝;所述表面层、网状透气层、基料层和里衬层之间通过针线缝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混合纺织装饰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竹混纺布料的经线中棉纤维和竹纤维的质量份比例为1:3,所述棉竹混纺布料的纬线中棉纤维和竹纤维的质量份比例为1:4,所述棉竹混纺布料的棉竹混纺丝直径为55-65μm,纤度为525-532dte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污混合纺织装饰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竹混纺布料的经密度为40-45根/cm,棉竹混纺布料的纬密度为34-37根/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混合纺织装饰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涤混纺布料的经线中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质量份比例为7:3,所述棉涤混纺布料的纬线中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质量份比例为5:2,所述棉涤混纺布料的棉涤混纺丝直径为45-55μm,纤度为515-528dtex。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污混合纺织装饰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涤混纺布料的经密度为44-47根/cm,棉竹混纺布料的纬密度为36-39根/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混合纺织装饰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布料的经线中尼龙纤维和银纤维的质量份比例为1:2,所述镀银布料的纬线中尼龙纤维和银纤维的质量份比例为2:1,所述镀银布料的镀银尼龙纤维直径为65-75μm,纤度为532-545dtex。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污混合纺织装饰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布料的经密度为52-55根/cm,棉竹混纺布料的纬密度为39-42根/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超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超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18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