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冰和水输出装置的制冷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2681.0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0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R·施陶德;T·迪舍尔;M·赖特维斯纳;A·凯斯勒;A·科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F25D23/00;F25C5/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长永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输出 装置 制冷 器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1),其具有冰和水输出装置(4),所述冰和水输出装置具有容器接收部(5),其中,制冷器具(1)具有用于将信息(IF1,IF2,IF2a,IF2b,IF3‑IF8)投影到容器接收部(5)上的光投影器(9)。一种方法用于运行制冷器具(1),其中,借助于光投影器(9)将信息投影到冰和水输出装置(4)的容器接收部(5)上。本发明能够特别优选地应用于具有门侧的冰和水输出装置的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其具有冰和水输出装置,所述冰和水输出装置具有容器接收部。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所述制冷器具的方法。本发明能够特别优选地应用于具有在门侧的冰和水输出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公知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在门的前侧上具有冰和水输出装置(也称为水供出装置或IWD“Ice and Water Dispenser”)。冰和水输出装置典型地具有从外侧可到达的容器接收部,至少一个输出开口在上侧伸入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中。水或冰可以通过输出开口被输出到容器接收部中。容器接收部可以接收容器,所述容器接收被输出的水或冰。公知的是,容器接收部借助于灯均匀地照明。为了操作冰和水输出装置可以在门的前侧上在容器接收部旁边存在一个操作板。所述操作板可以构造为触敏的操作区域或“触摸区域”。在操作板上可以设定输出模式,以便以期望的形式输出水。输出模式可以例如包括输出形式“未冷却的水”、“冷却的水”、“冰块”或“碎冰”或者对应于这些输出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特别是提供制冷器具的冰和水输出装置,所述冰和水输出装置能够特别紧凑地实现并且能够用户友好地运行。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的特征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能够特别是由附加的技术方案获知。
该任务通过一种制冷器具解决,其具有冰和水输出装置,所述冰和水输出装置具有容器接收部,其中,制冷器具具有用于将信息投影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中的光投影器。
所述制冷器具具有的优点是,所述信息实际上能够直接地显示在水、冰等的输出位置上。这对于用户而言提高了一目了然性并且由此也提高了用户友好性。因为信息是基于光的,所以所述信息此外与基于电运行的显示器的信息显示相比不易受湿气影响并且因此是特别可靠的。此外,信息则不再需要在容器接收部外部显示,从而可以节省操作板或操作区域的空间。这不仅实现了特别紧凑的并且价廉物美的结构,而且实现了制冷器具的特别高品质的观感。此外,投影装置需要仅仅小的结构空间并且此外仅仅少的电缆线路。所述投影装置此外比屏幕更物美价廉。此外,通过投影实现特别高的设计灵活性。
所述制冷器具特别是家用制冷器具。制冷器具可以是冷藏箱、冷冻柜、保鲜器具或者其任意组合。制冷器具可以是具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冷藏空间的双制冷器具,其中,冷藏空间能够借助于扇门封闭。
冰和水输出装置特别是具有从外侧可到达的(必要时能通过翻盖封闭的)容器接收部或输出凹进部,用于冰和/或水的至少一个输出开口在上侧伸入或者延伸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中。冰和水输出装置特别是集成到制冷器具的门中。
借助于冰和水输出装置可以例如输出未冷却的水、冷却的水、苏打水、冰块和/或碎冰。
容器接收部特别是用于接收容器,所述容器可以接收输出的水、冰等。所述容器可以例如是玻璃杯、玻璃瓶、喝水瓶等。容器接收部可以构造为凹进部或者凹槽,所述凹进部或者凹槽特别是具有用于放置容器的平坦的底部。
光投影器构造用于投影光。这包括通过光束投影信息。所述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图形元素例如图形标记(例如符号、字母、数字等)、至少一个抽象的几何物体(例如圆形、矩形等)和/或至少一个具体的物体(例如风景、刻度、冰块等)。也就是说,所述信息也可以包括文字。所述光可以是单色的(例如红色的或蓝色的)和/或多色的(例如白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2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