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3109.6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8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非;李乃军;常传杰;秦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62 | 分类号: | B23K35/362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导电性 水性 焊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所述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包括以下原料:L‑苹果酸、1,3‑二甲基咪唑硫酸甲酯盐、碳纤维粉、水溶性缓蚀剂、表面活性剂、丙酮、异丙醇、水;所述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原料;S2、将丙酮、异丙醇和水混合即为混合溶剂,向混合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缓蚀剂,转移至超声仪中加入1,3‑二甲基咪唑硫酸甲酯盐、L‑苹果酸和碳纤维粉,分散均匀即得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本发明提出的水性助焊剂,配方合理、稳定性好、助焊效果优异,能增强焊点的导电性,且制备方法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因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电压特性平稳、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及造价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领域。而助焊剂是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消耗量较大的辅助材料之一,尤其是助焊剂的水性助焊剂,其可以溶解被焊母材表面的氧化膜,防止被焊母材表面的再氧化,同时还具有降低熔融焊料表面张力以及保护被焊母材的作用。通常在铅酸蓄电池领域使用的水性助焊剂会加入一些无机酸作为活性物质,以达到有效去除氧化膜的作用,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4139252 B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助焊剂,该专利中所提出的助焊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物质组成:45~55%的亚磷酸、0.5~1.5%的表面活性剂、0.1~0.2%的助溶剂、1.5~2.5%的醇类、0.01~0.02‰的染色剂、0.1~0.5%的添加剂、余量为溶剂,溶剂为去离子水、纯水和超纯水,虽然该专利的去氧化膜的能力较强,但去除氧化膜后会对焊母材料产生一定的腐蚀,影响焊件和焊母的牢固度,缩短焊母的使用寿命。而以有机酸为主要活性物质的助焊剂的腐蚀性相比于以无机酸为主要物质的助焊剂具有一定的改善,但润湿性能又达不到理想要求,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5171272 B提出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助焊剂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助焊剂各组分及质量百分数(wt%)为:有机酸活化剂12%~25%、表面活性剂0.2%~0.5%,混合有机溶剂40%~60%,去离子水15%~45%,该助焊剂的腐蚀性能较低,但润湿性能并不理想。除此之外,现有的水性助焊剂产生的焊点导电性并不理想,导致整个产品的导电性能普遍较差。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腐蚀性大、助焊效果和导电性不理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L-苹果酸5~10份、1,3-二甲基咪唑硫酸甲酯盐4~8份、碳纤维粉2~4份、水溶性缓蚀剂0.2~0.3份、表面活性剂1~3份、丙酮15~20份、异丙醇15~20份、水100份。
优选的,所述1,3-二甲基咪唑硫酸甲酯盐和碳纤维粉的质量比为2~4:1。
优选的,所述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L-苹果酸8份、1,3-二甲基咪唑硫酸甲酯盐6份、碳纤维粉3份、水溶性缓蚀剂0.25份、表面活性剂2份、丙酮18份、异丙醇18份、水100份。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α-烯基磺酸钠和月桂酸咪唑啉的混合物,且α-烯基磺酸钠和月桂酸咪唑啉的质量比为1:1。
优选的,所述水为去离子水、超纯水、双蒸水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铅酸蓄电池用高导电性水性助焊剂各原料,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3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