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送设备、控制设备、传送方法和多功能外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4882.4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4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川本智之;伊藤忠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12 | 分类号: | G06F3/12;H04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迟军;李艳丽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设备 控制 方法 多功能 外围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设备、控制设备、传送方法和多功能外围设备。传送设备是多个传送设备中的一个,所述多个传送设备中的各个传送设备被构造为在存储设备与处理设备之间传送数据。存储设备和传送设备经由总线连接。所述传送设备包括:发出单元,其被构造为发出用于经由总线传送数据的请求;分析单元,其被构造为分析要传送的数据;以及切换单元,其被构造为根据作为分析结果而获得的数据属性,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由发出单元发出的一系列的请求的状态,在第二状态中来自其他传送设备的请求比在第一状态中更容易中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设备、控制设备、传送方法和多功能外围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具有扫描功能和打印功能的装置(例如多功能外围设备(multifunctionperipheral))中,当进行复印处理时,在通过扫描仪读取原稿的同时,同时进行打印以快速完成处理。此时,重复这样的处理,其中,通过扫描获得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连续地存储在DRAM中,并且在完成几行扫描的阶段中,读出存储在DRAM中的图像数据并执行打印。然而,对扫描仪获得的图像数据和用于打印的图像数据的传送是经由公共总线进行的,因此在扫描仪和打印机同时操作的复印处理中作用在总线上的带宽负荷变大。尤其是,如果在复印处理期间来自扫描仪侧的总线访问暂时变得集中,则用于打印的数据传送在打印机侧被延迟。如果无法确保扫描操作所需的总线带宽,则存在由于获取数据失败而将无法正确地进行复印处理的可能性。如果数据供应延迟,则打印头不再能够不停地连续操作,因此存在将无法正确地进行打印的可能性。
鉴于这种情况,在包括经由总线进行数据传送的多个设备的系统中,开发了以所述设备所需的速度供应数据的各种技术。例如,日本特开第2014-107585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技术:该技术用于进行控制,使得在扫描处理和打印处理并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设置许可打印处理单元访问总线的长时段来防止到打印引擎的数据传送被延迟。日本特开第2010-15275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技术,其中,定期地监视作用在总线上的带宽负荷,并且如果总线上的带宽负荷超过固定量,则抑制数据传送量。日本特开第2015-99477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技术,其中,通过在以块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的DMAC中在时间上分散缓冲器读取与写入操作之间的切换,来抑制数据传送在总线上的集中。日本特开第2002-36650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DMAC,在该DMAC中,控制使用多个信道的DMA传送。通过将来自信道的传送请求分割为预定数据传送量并执行请求,该DMAC避免了特定信道占用总线并保持其他设备等待的状态。
然而,在日本特开第2014-107585号公报中描述的方法中,除非在使得能够使用总线的时段中一直准备好要传送的数据,否则将会出现不能充分使用总线带宽的时间。在日本特开第2010-15275号公报中描述的方法中,难以对抑制数据传送速度的定时进行预测,因此难以将该方法应用于需要诸如扫描处理和打印处理等的实时操作的设备。在日本特开第2015-99477号公报中描述的方法中,指定等待周期以使得能够切换缓冲操作,使得可以以实时操作所需的速度进行数据传送。然而,该系统被构造为使得通过来自CPU的事件信号来切换等待周期,因此需要时间来切换数据传送速度,并且在移动到下一个处理之前需要待机时间。在日本特开第2002-366507号公报中描述的方法中,根据DMA传送期间访问目的地的传送速度来控制DMA传送数据量。然而,在需要高速数据传送的打印处理设置值的传送和扫描处理设置值的传送中,也以分割开的方式进行DMA传送,因此传送速度在不期望的定时被抑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如下构造:当并行进行多个处理时,可以分配进行各个处理所需的带宽,同时还通过简单的控制来有效地使用总线和处理电路。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以下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4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